杨敏:谁能跑到最后,需要时间沉淀

发布时间:2022-09-08 16:31 来源:中国妇女报
分享到:
  • 琳琅满目的货架上,什么字眼最能打动你?“益生菌”大概率会和“0蔗糖”一样榜上有名。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将“益生菌”定义为,摄入足够数量时,对宿主产生健康益处的活性微生物,作用普遍为促进消化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维持肠道菌种平衡结构等。

    这击中了当代年轻人的需求。中国保健协会数据预计,2022年中国益生菌产品市场将达千亿规模。汤臣倍健、健合等老牌保健品牌纷纷布局,以Lifespace、wonderlab为代表的专业选手也持续加码。

    益生菌品牌每日的菌成立仅一年,今年7月下旬刚刚完成新一轮融资,至今已累计融资近亿元,估值1亿美元。目前,月销售额达千万元,2022年上半年以来,销量已做到天猫国内益生菌细分领域第一。“预计今年总营收将突破2亿元。”每日的菌创始人杨敏说。

    从一众大厂中抢夺市场,每日的菌是如何做到的?

    “90后”品牌创始人杨敏认为,每日的菌最大特色是以消费品思维做大健康。

    消费品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去开发产品。“这是我们短时间内能吸引到多家资本支持的原因。”杨敏分析,“每日的菌作为食品科技企业,基础是把产品做得好吃,让消费者愿意吃。”

    她请来哈佛大学博士后科学家担任首席研发官,并在配方及菌株扩繁上,和江南大学及无锡特殊食品学院的教授团队合作。在微生物的选择上,市面上大多品牌的选菌方式是从进口的、出名的益生菌中筛选,每日的菌参考“菌食同源”逻辑,主打菌种来自四川郫县豆瓣发酵食物,通过培育形成孢子类益生菌。

    国内益生菌产品通用剂型是粉剂和胶囊,原因之一是避免压片工艺导致益生菌失活。每日的菌则推出片剂益生菌。“相对于粉剂和胶囊,片剂不用泡水、不用吞服,对消费者来说更方便。”杨敏使用超微纳米冷压技术,保障活菌存活率达98%。专利保鲜仓技术的采用,能有效阻隔氧气和水分,让活菌衰退率大大减弱,在有效期内保持活性。

    杨敏曾在乐纯、蒙牛等知名乳企供职,负责功能酸奶板块。在职期间,她发现消费者花高价选择功能酸奶,是看重益生菌的功效。而由于高剂量的益生菌会让酸奶口感偏酸,加上冷链的要求,消费者依从性差。因此,不少用户额外购买益生菌作为膳食补充剂——这正是每日的菌看中的机遇。

    为了不断改进产品,品牌举办多场线下沙龙,收集反馈。独立包装就是根据客户反馈做的优化。“外包装只有巴掌大小,揣兜都能走,口袋随行片创造了更方便的吃菌场景。”

    细节方面,因外盒迷你,开盒方式的提示位置不明显,容易撕烂。杨敏招募用户进行静默测试,根据反馈,仅产品包装修改就做了十次以上的调整。风味方面,产品会根据季节变化上新,每月会邀请私域用户参加新口味评测。

    助推产品迭代外,私域用户也撑起了业绩。

    每日的菌首个产品“益生菌随行片”,2021年7月上线首月销售额即突破100万,并保持每月50%的增速;去年双十一,销售额单日突破100万。杨敏认为,这得益于其1%的用户建设。

    成立初期的“千人早鸟计划”,召集了有益生菌食用习惯的1000个种子用户,提供每日的菌产品,团队每天对他们的体验感受进行跟踪和数据收集。

    “第一个月的购买大多来自‘千人早鸟’用户,他们认同食用效果,自发分享给朋友家人。”目前品牌私域用户数超10万,占总用户的五分之一。

    争议频频的市场,谁能跑到最后?

    益生菌赛道吸引资本布局的同时,商家夸大宣传等也成了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7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生物学家饶毅发文点名华大基因副董事长尹烨推广的益生菌为假药。

    8月11日,杨敏做客新浪财经的一档节目,与业内人士共同探讨“接连遭炮轰,益生菌为何争议频频”的话题。在杨敏看来,“非常多知名菌株可以提供长期、大样本量的临床数据,证明能帮助肠道菌群平衡、提升免疫力。科学严谨地把握宣传力度非常重要,也提醒从业者在科研方面需要更扎实。”

    赛道选手多,谁能跑到最后,需要时间沉淀。“去年刚上线时,很多功能性食品品牌都会推出跟益生菌相关的单品。到今年再去看,其中不少都下线了。”

    国内企业还要面对来自国外品牌的冲击。“欧美、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本来就有益生菌膳食补充剂的食用习惯,当地品牌更加成熟。”杨敏预计,未来国内的竞争格局会愈发多元。修炼内功成为本土益生菌产品共同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