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三苏祠里的文物情

发布时间:2022-08-29 12:09 来源:中国妇女报
分享到:
  • 徐丽,四川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文物部主任。18岁的徐丽成为三苏祠最早的一批讲解员之一。至今已在三苏祠工作40年,其间编著出版了《苏祠漫步》《名人与三苏祠》等著作。

    我在三苏祠博物馆(以下简称三苏祠)工作了近40年,亲身参与和见证了三苏祠的变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今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考察了三苏祠,了解当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情况。我有幸全程为总书记介绍三苏祠。我深深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和文物保护的重视,这让我十分感动。

    三苏祠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恢复重建。

    20世纪70年代初,我父亲调入三苏祠的前身三苏公园工作,那时我正上小学,三苏祠便成了我最美好的儿时记忆。春季海棠花开,夏季荷花满塘,秋季丹桂飘香,入秋银杏叶儿金黄,还有残荷听雨……四季皆是盛景。

    我也常穿梭在挂着匾额楹联、供奉陈列着三苏父子塑像的殿堂间,看父亲的同事们常常修缮屋檐梁宇,听他们偶尔为参观者讲述三苏故事……儿时的记忆中,三苏祠里时光漫漫,神秘静谧,有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苏家故事。

    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距震中80公里的三苏祠也受到地震影响。此后,三苏祠维修保护工程被列入国家文物局灾后恢复重建首批重点项目,眉山市也把它作为“文化立市”战略的重点工程。这也是三苏祠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保护维修,对三苏祠16处古建筑进行了全面维修。与此同时,还对祠内路桥、山体、水系、驳岸、植被、管网、人文景点、附属建筑、保护性设施等进行了全面修缮和综合整治。2016年4月,闭馆修缮两年多的三苏祠重新开馆,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眉山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我自小就喜欢戏曲,喜爱传统文化。18岁承接父业,耳濡目染成为三苏祠第一批讲解员,似乎也是一种必然。

    工作时,三苏祠刚更名为三苏祠博物馆,我边学习边工作。而促使我能力迅速提升的一次学习经历,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通过市、省层层考试,进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接受了两年的博物馆的进修学习。

    毕业时,正值纪念苏东坡诞辰950周年之际,学以致用,我便参与策划举办了“三苏生平及文学成就展”。此次的展出,让三苏祠博物馆不再是简单图片加文字的展出,而是开始有了系统的陈列。

    数十年间,文物展陈的变化让我记忆深刻。文物展陈是博物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之一,随着我对三苏文化的了解,我从一名讲解员转为研究人员,参与到了三苏祠博物馆的展陈策划工作当中。研究、陈列和讲解成为我的工作内容。我对三苏祠的一砖一瓦、一桥一亭、一草一木都能如数家珍。半生得以在三苏祠与三苏文物相伴,了解它们,研究它们,展陈出来并讲出它们的故事。

    在三苏祠灾后修复中,也按照“祠堂区恢复故宅家庙,纪念馆现代手法布展”的原则,对三苏祠博物馆展陈及其对面的三苏纪念馆进行了改造。2006年新开辟的三苏纪念馆,专门陈列展示三苏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而古祠堂区的历史本貌再次完整展现了出来。

    今年年初,为纪念苏东坡诞辰985周年举办的“吾家东坡——苏轼题材文物特展·《苏轼书法全集》图录特展”,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展示了以苏东坡为代表的宋代文人的文学、书法、艺术、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生命价值,彰显了苏东坡的人格魅力,让东坡文化更好地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如今,占地106亩三苏祠,保存多处古建筑及苏家遗迹,收藏有数千件有关三苏的文物文献,陈列有三苏家训家风、生平成就、东坡书法碑林等较全面的内容。

    随着三苏祠的陈列内容愈加丰富,游客参观一般都需要讲解员的讲解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物故事。翔实的讲解词、详细的讲解让文物“活”起来,对游客更具吸引力。

    记得最开始的讲解学习,基本是老师口授,笔记记录,没有完整的解说词。那时,本地群众到三苏祠来,大多是“逛公园”,外地游人也属匆匆过客,讲解只是简单陈述。

    2016年三苏祠重建开馆后,来观展的群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苏祠开始了从“公园”到“博物馆”的变迁,渐渐地,我们能从大家的眼神中看出他们对三苏的热爱与赤诚。

    苏轼一生命运曲折,曾去过十余个地方,在很多地方都留有不朽的功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很多都能讲述一些苏轼在当地的故事,并在苏轼成长成才的三苏祠里,寻找他一生刚正不阿、清正廉明、兼济天下的根源。

    我们发现,游客参观三苏祠,最想在三苏祠里了解当年发生在故居里的故事,“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三苏成就,让观展游客景仰,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之感。

    而三苏家风家教是游客最感兴趣、最让他们受益的内容,比如,苏轼曾祖父苏杲、祖父苏序的“扶危济困”的故事。苏洵发奋攻读、大器晚成的故事。苏母程夫人勤劳持家,教育苏轼、苏辙两兄弟不残鸟雀、不发宿藏、学史明志的故事……这些都激励着游客从中汲取智慧,践行于自身及家庭。

    近些年,我们在讲解培训工作中,也更加注重讲解员对家风家教内容的培训,如何向来三苏祠参观的家庭,生动讲述苏氏家风家教故事等亮点内容,以“润物细无声”的讲解方式浸润到群众生活中。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敬仰三苏,来到三苏祠拜谒三苏,这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我认同、自我肯定,是一种文化自信。

    对此,我根据自己的讲解经验和对三苏祠研究成果,编著了《苏祠漫步——三苏祠导览解说词》一书,2021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既可为讲解工作人员做参考,也可满足群众想更深入全面了解三苏祠的需求。

    传承和传播好三苏文化,让三苏祠更好地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这是我们文博工作者的使命,也是我个人的人生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