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呦呦寻蒿,报之春晖

发布时间:2023-09-29 12:49 来源:中国妇女报
分享到:
  • 屠呦呦(1930—),药学家,青蒿素的发明者,中国大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科学家。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宁波。中学时期,屠呦呦患了严重的肺结核,不得不休学治疗调理身体。正是这次的患病经历,使得屠呦呦对能使人远离疾病痛苦的医药学产生了兴趣。1951年,屠呦呦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医药学系学习,在大四分科的时候选择了生药学专业。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进入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20世纪50年代,屠呦呦和老师楼之芩对古书记载的治疗血吸虫病的半边莲进行了研究。为了确认半边莲的疗效和相应的品种,屠呦呦和老师辗转于实验室和各种潮湿的田间地头。终于,师生二人在历经艰难后,辨识清楚了原本品种混乱的中药半边莲。1958年,关于半边莲的生药学研究成果被收录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鉴定参考资料》一书中。此后,屠呦呦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的生药学研究,1959年这项成果被收入了《中药志》。

    新中国成立后,卫生事业情况极为不乐观。因此,全国开始了中西医结合的改革,举行了两年一期的西医离职学习班。1959年,屠呦呦成为中医研究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第三期学员,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医药知识。在脱产学习期间,屠呦呦一方面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参加临床学习和各类实践工作。学习完成后,屠呦呦参加了卫生部下达的中医药炮制研究工作,参与编著了《中药炮制经验集成》一书,广泛收集各地中医药炮制经验。这些经历,为她后来开展青蒿素研究提供了深厚的基础。

    1969年,屠呦呦正式参加全国“523”项目,被任命为卫生部中医研究院“523”项目“抗疟中草药研究”课题组组长,从此开始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伟大事业。1971年9月,屠呦呦团队筛选了100多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样品200余个,但在筛选过的中药里,疟原虫的抑制率最高只有40%左右。后来,屠呦呦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得到启发,决定采用低温提取的办法进行筛选。在经历了190次实验失败后,课题组发现编号为第191号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100%。为了让191号提取物能尽快应用于临床试验,屠呦呦等课题组3名科研人员自愿受试。历经一周的观察后,确认了提取物的安全性。随后,在海南和北京的临床案例中也取得了成功。最终,在1972年12月初的鼠疟疾试验中,课题组于11月8日分离出来的晶体获得了显著的成效。课题组因此将11月8日看作是青蒿素的诞生之日。

    1977年,经过多年反复试验和临床试用,经卫生部同意,课题组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论文,首次向全球报告了青蒿素这一重大原创成果。1986年10月,青蒿素获得卫生部颁发的《新药证书》。并且,1973年9月,屠呦呦课题组还首次发现了疗效更好的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1992年,青蒿素类新药——双氢青蒿素片获得《新药证书》,并转让投产。

    青蒿素药物解救了世界范围内的大量病患。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屠呦呦也凭借这一成果享誉世界。2011年,屠呦呦获得了有“医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奖评选委员认为,青蒿素的发现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7年,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道路上,默默耕耘了几十个春秋,将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医药事业,通过新药物的开发拯救了无数的生命。同时,她也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传统医学包含着足够影响世界文明的珍贵宝藏。

    (来源: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