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热爱造能 以使命育人 做绿水青山的追梦人

发布时间:2023-10-26 10:00 来源:中国妇女报
分享到:
  • “把科研转化为生产力,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这是我们作为科研人的最终目标。”为了积极服务国家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重大战略需求,为了自己所追求的绿水青山理想,30年来,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朱恂日复一日与各种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打交道,在枯燥繁重的科研中从未动摇过自己前行的决心和方向。

    “向炉渣要效益,为祖国节能源”

    高炉渣是钢铁冶炼过程中的副产物,排出温度高达1500℃,蕴含着大量高温余热资源。以前对高炉渣主要进行水淬急冷处理,然而这一技术不仅会浪费大量余热和水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非常巨大。

    如何在不消耗水和保证高品质渣的基础上回收余热,曾经是世界难题。“离心粒化法是业界公认最有前景的处理方法。”朱恂介绍。她带领创新研究团队一头扎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液态熔渣高效热回收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中。

    然而熔渣离心粒化余热回收技术中存在的粒化品质及效率低、余热回收品位与渣料品质难以兼顾等瓶颈问题就像拦路虎一样,摆在朱恂面前。“好多次半夜醒来后,萦绕在脑子里的就是实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到底该怎么办?”每天早上5点,朱恂就开始加热反应炉,下午做实验,和学生们工作、讨论到半夜。“我们一定要向炉渣要效益,为祖国节能源!”团队一直憋着这口气。

    从机理研究到装置研发,朱恂团队在不断交流和“试错”的过程中,逐渐攻克了各种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完成中试装置的建设和稳定运行,装置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实现了用离心粒化法高效回收熔融高炉渣余热的全工艺流程,该技术出渣品质高,余热回收率高且无需用水,这在世界上属于首次,是在该领域从零到一的突破。

    朱恂还意识到,要彻底治理污染,实现“绿水青山”,仅仅在减少污染物排放上下功夫远远不够,最终需要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作为学术带头人,朱恂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瞄准学科发展趋势,以立足科技前沿为目标,带领研究团队面向“节能减排新技术”“微生物固碳转化”“微纳能源系统”等重点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以创新性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和带动学科的发展,并积极推进研究成果产业化。

    “朱老师将2学分的课程讲出8学分的水平”

    “大学老师首先要站稳课堂”是朱恂常挂在嘴边的话。除科研外,朱恂承担了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课及全校通识课的教学工作。在30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她将“学术与国家需求结合”作为自己的教学基点,时常告诉学生们一定要有心怀“国之大者”的理想信念,要有“眼望星空、脚踏实地,将自己的研究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中去”的眼光追求。

    “理论和科研不是束之高阁的东西,它与我们的生活和未来息息相关。”为了帮助学生们啃下“硬骨头”,朱恂综合运用“四个引入”创新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学习和科研中知之好之乐之。她引入相关科研问题、工程问题和日常生活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式讨论,启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学以致用;引入课程专题作业环节,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式学习研究探索;引入学术会议方式进课堂,引导学生开放式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入专业方向及现代学科研究热点,与学生分享大学生活的追求、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的职业方向,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他们对工程热物理学科研究领域及发展前沿的了解。尤其是引导女本科生积极参与重庆大学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共同实施的“科学有她——女生爱科学”公益项目,帮助她们在科学探索中提高科研技能、创新科研思维,激发科研热情。

    在重庆大学,学生之间口口相传一句话:“选朱老师的课非常值得,因为她总能将2个学分的课程讲出8个学分的水平。”“当我第一次上朱老师的课时,我就立志要做她的研究生。”朱恂的硕士研究生邢楷这样说,“课上,朱老师不会一开始就给出标准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导我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鼓励我们大胆质疑。”在科研中,朱恂倡导学生独立创新学习思维,帮助他们锤炼严谨治学态度,培养他们独立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要求他们要有进取精神、有毅力、有信心、注重细节。

    对待学生的论文,朱恂修改起来总是精益求精。无论是学生拟发表的中英文期刊论文还是长达十几万字的博士论文,均反复修改,小到标点符号、行距等细节都力求完美;而答辩时的表达能力、PPT排版布局、色彩搭配等都要进行认真细致的指导。她常常告诫学生:“工作要做得漂亮,成果也要展示得精彩。工科学生除了埋头钻研,也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在她的指导下,一批批学生获评重庆市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并在科技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我们的浪漫不是花前月下,而是在科研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朱恂和丈夫廖强同为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他们相识相恋于重庆大学读书期间,两人师从同一位导师,之后从导师手中接过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重担,如今并肩将研究所从几个人发展成为200多人的群体,并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这也是目前国内学术影响力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人才类项目之一。在团队中朱恂和丈夫是有口皆碑的“学术夫妻档”,既当导师又做家长。

    朱恂和廖强带领的团队是学生们心中“家”的港湾,许许多多的学生从这里走出又回到这里。“我们的学生不是哪一个老师的学生,是团队所有老师的学生。任何一位老师都可以去请教、交流。”在生活中,朱恂、廖强以及所有老师像大家长一样对学生们关怀备至。朱恂认真记录了研究所近200名师生的生日,并在生日前夕送上生日礼券和祝福;在毕业季时,给毕业生上最后一课,告诉他们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团队还充分利用沙坪坝区妇联在家政需求、家庭教育、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接单服务和定制服务,为团队女科技工作者提供从身到心的关爱。

    朱恂的学生兼同事吴君军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我们有时候也很好奇,他们两个都是业内顶尖的人士,两个人在一起会怎么样相处?后来发现,他们在生活中非常亲密,但是学术上,该争论的时候也会争论,这让我们意识到婚姻当中既要感性又要理性。”

    朱恂和丈夫的温馨家庭氛围也感染着周围的人。“我们团队中家庭观念比较重,因为我跟廖老师的影响,团队里面的学生也成就了好几对,现在都已经结婚生子,我们也很有成就感、幸福感。”谈及“孩子们”的小幸福,朱恂很开心。

    廖强说:“我们三观一致,思想相通,爱好相似,契合度很高,这让我们虽然工作繁忙却依然感觉到对方无处不在的温暖。我们的浪漫不是花前月下,而是在科研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做人要有底线,奋斗要有高线,科研要有情怀。”朱恂和丈夫廖强在学术上的引领、人生上的影响,让一批又一批学生走上了科技兴国的道路。

    (来源: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