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成长中“偏心的知情陪伴者”

发布时间:2023-05-08 17:06 来源:中国妇女报
分享到:
  • Q:

    我是全职妈妈,有一儿一女。丈夫脾气暴躁,重男轻女,女儿因此受了不少委屈。我看不惯丈夫的行为,会替女儿申辩,由此引发我们夫妻之间的争吵。丈夫在家说一不二,争吵过后,女儿的处境也没有改变。

    2020年,女儿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有自残行为,因长期服药导致身体发胖,休学在家。儿子因为父亲的偏爱,明显表现为“窝里横”,在学校经常被同学欺负,情绪也不稳定。丈夫因此更加指责我和孩子。

    A:

    姗姗,你好!

    读完来信,能真切地感受到你内心深处的无力、无助,以及希望改变目前家庭困境的急迫心情。在你的家庭内部,无论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都是以你丈夫为核心构建的。你全职在家,意味着由丈夫负责家庭经济来源,他也就必然掌控着家庭的主要权力资源。家庭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空间,权力资源优势方脾气暴躁、“说一不二”,家庭内部不可能平等互动。那么,你的处境就有两种可能:一是处处顺从,以丈夫的需求和指令马首是瞻,可以说是一个工具性存在;二是你大多数时候顺从,偶尔会表达不满,这不但无济于事,反而可能招致丈夫的粗鲁对待。从来信中推测,你在更多情况下是一个透明人的状态。

    聚焦亲子关系,整体上是以父亲为主导的关系模式。在父女关系层面,你丈夫主观上重男轻女,客观上必然忽视甚至蔑视女儿正当、合理的需求,但由于父亲专制、母亲软弱,女儿的生命意志被严重压制和否定,其累积的大量负面情绪无法释放或缓解,只能向内攻击自己,外化表现为抑郁、自残行为等。

    在父子关系层面,你丈夫确实希望把自己拥有的资源提供给儿子,但你丈夫“说一不二”的个性特点和人格状态决定了他无法看见孩子的需求,只是提供了自己能够提供或者自己以为重要的,而儿子真正的需求其实既没有被看到更不可能被满足,儿子内心也会产生负面情绪。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因为被父亲偏爱,相当于得到了父亲的庇护和许可,儿子的负面情绪有释放的对象和空间,但更多的是被情绪裹挟下的迁怒,现实边界不足,很容易外化为霸道的风格。另一方面,在控制权威模式下成长的儿子,骨子里是软弱的,一旦失去权威人物的许可和认同,在家庭外部,他就呈现出战战兢兢、无助脆弱的状态。

    两个孩子人格成长或社会化发展状态都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正常轨道,这些确实与你丈夫的家庭教养模式直接相关,但这样的结果与你丈夫的主观期待又是背道而驰的。因儿女的状态和表现没能达到你丈夫的预期,其指责、不满等负面情绪,定会向外释放和转移,即“丈夫因此更加指责我和孩子”。

    作为母亲,绝大多数情况下你既对现状不满,迫切希望改变当前的困境,但又缺乏心力,也没有办法改变。

    如何改善这样的家庭困局呢?常言道,为母则刚。作为母亲,要为儿女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这也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的家长的法定责任。家长要以儿童的需求为核心,看见并尽量满足孩子的真实需求,当不能或者不愿满足时,尽量缓解孩子的负面情绪,努力构建结实信任的亲子关系,成为孩子生命中温暖有力量的重要客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幸遇到一个能够理解并尊重他的“偏心的知情陪伴者”,孩子内心的阴影就能被驱散。所以,当丈夫与自己意见不一致时,你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寻求改变,但更关键的是回归自己,勇敢地活出主体性和力量感,全力以赴护犊子,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充满爱、自由和尊重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