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天津经开区上半年新增就业人数超1.6万

发布日期:2025-07-29 10:15 来源:天津经开区—泰达
字号: |

2025年,天津经开区深入落实国家“就业优先”发展战略,以打造高质量充分就业示范园区为目标,保用工、促就业、强保障,巩固强化“有需必供、有求必应”的企业用工全周期保障机制,上半年,区域新增就业人数超1.6万,占新区三分之一,大专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同比增长12%,新就业人员签约工资同比增长3.6%,实现就业容量和质量双提升。

搭桥铺路——从需求侧出发精准“保用工”

image.png

经开区从“需求侧”入手,精准调整“供给侧”,结合区域从制造业大区向高端制造业强区迭代发展契机,大力培育引进适合产业发展的各层次人力资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上半年,天津经开区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共计40余场,服务企业1200余家,提供岗位5000余个。与哈尔滨华德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等多所大学签署共建“大学生泰达就业联络站”,建成并投用泰之嘉公寓、滨城产业园、零工小镇“津彩e就业”站点3处,为求职者提供一站式服务。举办2期“求职训练营”,覆盖在校生600余名,前往飞地园区为150余家企业开展就业政策专场宣讲。

image.png

经开区围绕区域产业结构,同步匹配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上半年,天津经开区通过海河英才引才政策、滨城人才落户政策引进各类人才落户1421人,向上推荐包含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创业领军及经营管理领军在内的人才类项目及称号40个,争取兑现人才政策类资金1234万元。

image.png

为积极满足企业对优质青年人才引进需求,抓好博士后人才培养,上半年区域新增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7家,目前累计建立博士后工作站103家,总量居全市前列。新增3家企业3名博士后,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近五年累计27名博士后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216万元。

上半年,天津经开区紧抓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累计完成企业初、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自主聘任370人,推动长征火箭获批2024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获批资助500万元,推动云圣智能等10家企业申报企业培训中心资质,累计推动企业开展补贴类职业技能培训班56个,参加补贴类培训企业员工共计2031人。

筑巢引凤——以集聚资源激活力“促就业”

为深化人力资源服务供给侧改革,培育壮大市场化就业和人才服务力量,经开区高标准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上半年新引进注册机构18家,累计引进机构达到103家,累计办公人数超2000人,形成猎头、测评、咨询、培训、招聘、外包、软件、法律、财税等九大业态全要素服务资源,生产性服务业不断集聚。

image.png

在资源集聚及政策加持下,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建设高速发展。天津经开区抓住上合组织成员国投资促进工作组第九次会议在津召开契机,中国天津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推荐5个项目入选签约,占天津市签约项目总数近三成。经开区引进首家由外籍留学生创办的企业——阿非利加(天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同时,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国际护理人才培养项目中心在天津职业大学海河园校区正式揭牌。

image.png

为抢抓未来产业先机大力集聚数字人才,经开区成功举办中国北方首家数字游民国际人才港——京津冀(天津滨海)数字游民国际人才港暨泰达“超级个体”首发活动,国际人才港发布“1+3+N+X”整体布局规划、首批17个企业项目需求,与阿联酋阿布扎比、上海漕泾、北京等10个国内外数字游民基地组成“数字游民共建联盟”。

拴心留人——用优质公共就业服务“强保障”

为帮助企业职工“高效办成一件事”,经开区对涉及公共就业服务的30余个经办事项进行“流程再造”,按照办事及维权两个维度升级对外咨询服务电话25202020,实现咨询内容“一键直达”。上半年办件50万件,网上办件率96%,即时办结率80%、次日办结率100%,接待群众来访2.5万人次,服务满意度100%。

image.png

为让就业环境“更友好”,经开区持续完善劳动关系预警防范机制,从“治理”向“预防”转变。经开区成立全国首个汽车行业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劳动争议联合调解室,积极推动三星系、大众系企业开展共享用工,共享员工450名。推动减少职业伤害,获批承接经开区2025年工伤预防培训项目,推动6家企业获批承接市级工伤预防项目,预计培训人员5821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