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2021年05月21日第09版报道:
2021年4月29日,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鲁班工坊产教融合发展联盟正式成立,这是继2020年11月6日鲁班工坊建设联盟成立以来又一个以鲁班工坊为载体的全国性联盟组织,也是推进国家品牌项目鲁班工坊服务“一 带 一 路”建设的重要举措。
鲁班工坊是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天津原创并率先实践的中外人文交流知名品牌,致力于培养合作国家熟悉中国技术、了解中国工艺、认知中国产品的技术技能人才,是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大创新。
2016年首个项目在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创立至今,五年的时间里,鲁班工坊的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天津市始终坚持将鲁班工坊建设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服务“一 带 一 路”建设的重大举措,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布局谋划鲁班工坊的全球发展,统筹协调市各个部门力量形成合力,出台系列政策加强鲁班工坊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天津市教委带领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紧紧围绕“一 带一 路”建设要求,以及中资企业在海外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泰国、英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柬埔寨、葡萄牙、吉布提、肯尼亚、南非、马里、尼日利亚、埃及、科特迪瓦、乌干达、马达加斯加、埃塞俄比亚17个国家建成18个鲁班工坊,中外合作建设的专业47个,项目建设覆盖亚洲、非洲和欧洲三大洲。
2018年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提出在非洲设立10个“鲁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推进10个非洲鲁班工坊建设任务。2020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鲁班工坊建设面临诸多困难,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参建院校结合合作国的实际,整合多方力量,积极推进相关工作落实,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开发线上资源、开展线上培训,采用多种渠道积极与国外合作院校进行沟通对接;严格按照教学装备、建设场地、专业标准、教材资源、师资培训“五到位”的要求保障每一个鲁班工坊项目建设的高质量;创新工作方式,克服重重困难采用云揭牌方式,确保项目成功落成。截至2021年4月,天津的参建院校在非洲共建设了11个鲁班工坊,提前并超额完成了非洲鲁班工坊的建设任务。
2016—2021五年的建设历程显示,天津市在鲁班工坊的建设过程中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同时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着鲁班工坊这一国家品牌的运行机制与建设模式。典型的创新与探索如在建设模式上,创建了基于多个院校合作共赢的一坊两中心模式,构建了不同鲁班工坊之间的中高职相互衔接的办学模式;在运营管理机制上支持和创建了两个全国性的联盟组织,为鲁班工坊这一国家品牌的全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强化科研支撑,发挥鲁班工坊研究与推广中心的智库功能。
1
泰国鲁班工坊
“一坊两中心”模式
泰国鲁班工坊于2016年3月8日揭牌启运,是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和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合作创建的我国境外第一所鲁班工坊,项目建设获得了泰国政府的高度认可。随着项目建设不断深化,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进入泰国鲁班工坊,为泰国铁路产业发展培养紧缺的相关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在泰国鲁班工坊三期建设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一条融合多所院校优质国际专业共同建设鲁班工坊的创新路──鲁班工坊“一坊两中心”模式,即“一个鲁班工坊,内设渤海中心、铁院中心两个中心”,以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物联网技术、数控机床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铁)动车组检修技术、(高铁)铁道信号自动控制等优质教育资源为支撑,采用双方共同管理的模式,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和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分别负责渤海中心和铁院中心教育教学标准、项目运行质量监控管理等工作,泰方大城技术学院负责招生工作、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
“一坊两中心”模式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泰国鲁班工坊的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使得泰国鲁班工坊成为专业设置齐全、教学理念先进、技术装备精良、功能辐射广泛的优质境外办学项目,能够同时开展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技能大赛与设备研发、师资培养与合作交流,不仅服务泰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可以辐射周边东盟国家。
人才培养规模质量实现双高。五年来,渤海中心共招收留学生192人,短期培训600多人。泰国鲁班工坊除为泰国师生学习训练外,还对东盟国家职业院校师生开放,目前已累计交流培训学生7500余人次,其中8人次荣获所在国技能大赛奖牌,特别是2019年泰国鲁班工坊留学生参加泰国首届“职业教育宝石王杯”大赛,并荣获金牌冠军诗琳通公主宝石王杯。已毕业的21名泰国留学生,7人到本科院校深造,其余均已就业,就业率达100%。铁院中心(高铁)动车检修技术专业9名学生全部进入泰国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发挥平台功能助推国际产教融合。鲁班工坊通过采取职业培训、学历教育等多种方式,在输入地开展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培训,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企业的服务和产品输出,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天津圣纳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成为鲁班工坊输出设备的标准配置,该企业成为了泰国大城的新能源汽车改造指定商;东方亨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接了鲁班工坊空中课堂项目,该公司的交互智能平板注册了国际品牌MAXHUB,已经进入泰国市场;“729”创意文化体验中心也入驻泰国鲁班工坊,成为鲁班工坊的标配设施。
铁院中心发挥鲁班工坊的平台功能,为中资企业走出去和本土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为增进中泰人文交流服务。铁道学院、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天津骥腾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高铁设备研发及技能大赛合作协议;铁院中心成为泰国高铁技术及设备的科普基地,先后有南非、日本及东南亚有关国家700余人次赴铁院中心参观学习;泰国皇家理工大学与铁道学院签署多领域合作备忘录;泰国铁路企业、泰国职业教育装备企业多次来铁道学院和合作企业进行参观洽谈,与铁道学院合作的天津骥腾科技有限公司为泰国铁路企业和泰国职业教育装备企业提供了产品。
合作专业进入泰国国民教育体系。泰国鲁班工坊的专业标准是在天津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上开发的,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学标准,均代表了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因此得到了泰国政府的广泛认可。2017年8月,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开发的机电一体化国际专业教学标准与资源,通过了泰国职业教育委员会的审核答辩,纳入了泰国学历职业教育体系。2019年,物联网技术、数控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高铁)动车组检修技术和(高铁)铁道信号自动控制顺利进入泰国国民教育体系审批程序,得到泰国职业教育委员会的通过。目前,泰国鲁班工坊的6个专业,全部通过泰国国家职业教育委员会的认证,纳入泰国国民教育体系。
多种形式促进中外人文交流。2018年经天津市教委批准,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首批天津市外国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基地秉持“技术创新+人文交流”的理念,以提高外国留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提升外国留学生专业和综合技能,提升外国教师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为主导,开展了一系列的交流培训活动。先后组织了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150余名师生到泰国开展技术交流和学访,接收4批共150余名泰国短期培训师生来津学习。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接收了20名泰国短期培训学生来津学习,还举办了“天津渤海周”“泰国大城周”活动,有力推进了中泰人文交流。
以工坊为载体举办多个高水平国际技能比赛,鲁班工坊不仅是当地区域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我国每年一度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延伸场馆,进一步推动我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国际化发展。连续4年举办IEEE电脑鼠走迷宫国际邀请赛暨世界APEC电脑鼠大赛中国选拔赛。还开发了鲁班锁国际技能大赛,建设了工业机械臂比赛系统,实现了现代技术与传统技艺同台竞技。为了表彰泰国鲁班工坊的突出贡献,泰国授予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诗琳通公主纪念奖章”,大城技术学院荣获“国王奖”。
2
构建鲁班工坊
中高职相互衔接的办学模式
埃及鲁班工坊是落实中埃两国元首共识而创立的,2019年4月25日,第二届“一 带 一 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埃及总统塞西时提出:中方将在埃及设立“鲁班工坊”,向埃及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埃及鲁班工坊是在一个国家同时建立两个鲁班工坊的特例,致力于通过与埃及教育与技术教育部合作开展中职层次的职业教育合作,与高等教育部合作开展高职教育合作。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天津交通职业学院自2018年12月启动与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和开罗高级维修技术学校合作共建鲁班工坊,与艾因夏姆斯大学合作建设鲁班工坊高职教育层次,项目位于艾因夏姆斯大学工程学院院内共计1200平方米,创建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新能源应用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三个专业;与开罗高级维修技术学校合作建设的鲁班工坊中职教育层次,位于开罗高级维修技术学校校内,共计620平方米,创建数控加工技术、汽车维修技术两个专业以及面向全体学生创新教育的电脑鼠实训区。
埃及鲁班工坊致力于在埃打造中高职贯通的鲁班工坊职业教育体系,即学生在开罗高级维修技术学校鲁班工坊完成中职阶段数控技术加工专业、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学习后,可升入艾因夏姆斯大学鲁班工坊,进行高职阶段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汽车应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学习,毕业后可获得本科文凭。
埃及鲁班工坊于2020年11月30日正式揭牌启运,两个鲁班工坊以亮丽先进的形象呈现在非洲大地,为埃及中等技术教育改革和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示范,得到了中埃两国政府的高度认可。埃及基础教育与技术教育部副部长穆罕默德·穆贾希德博士在埃及鲁班工坊“云揭牌”讲话中提到:“埃及鲁班工坊的出现正值埃及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重要时期,它有利于推进我们的改革,并将成为我们学习的对象,埃及鲁班工坊为开罗高级维修技术学校的师生们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标准和实训设备,我们坚信埃及鲁班工坊将成为埃及职业技术教育的样板。”我国驻埃及大使廖力强在埃及《宪章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埃职业教育牵手联合培养技能人才──写在埃及鲁班工坊启动运营之际》,提出“鲁班工坊将成为中埃两国人文交流、文明互鉴的平台,成为非洲鲁班工坊的标杆和样板工程,使埃及鲁班工坊在中非职教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中埃两国的友好往来,推动两国经济合作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埃及鲁班工坊建设初见成效。2021年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埃及总统塞西通电话中提出:中方支持更多中国企业赴埃及投资,愿同埃方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产能、科技等领域合作,推动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为更好地服务中埃之间的国际产能合作,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举办了“埃及鲁班工坊产教融合工作会暨中资企业赴埃及投资线上推介会”,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天津市教委相关领导,以及23家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企业及国内企业参加会议,会议的召开旨在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中资企业在埃及的发展搭建实体桥梁,重点为已在埃及投资的企业和准备在埃及投资考察的企业建立双向沟通交流的平台。目前中埃之间的国际产教融合已取得初步成效,埃及鲁班工坊中方院校与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及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了埃及鲁班工坊校企合作备忘录,校企合作共同深化完善埃及两个鲁班工坊的人才培养方案,企业负责为埃及鲁班工坊建设提供指导,明确在埃企业用工标准,并为埃及鲁班工坊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埃及两个鲁班工坊则为中资企业在埃及发展提供更多本土技术技能人才、合作技术创新,支持企业在埃发展。
3
创立鲁班工坊
产教融合发展联盟
在天津市教委、市人社局、市商务局指导下,由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和鲁班工坊研究与推广中心牵头发起,以企业为主,院校、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鲁班工坊产教融合发展联盟,联盟首批成员包括32家国际型中资企业和18所参建鲁班工坊职业院校。
联盟创立的核心目的在于,以鲁班工坊为载体,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中国企业海外发展提供多形式、多层次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等智力支持服务,提升走出去中资企业服务合作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为鲁班工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联盟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七大方面:服务企业海外拓展,助力联盟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吸引联盟企业落户天津,孕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开辟和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结合企业境外项目和合作国需求,全方位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助力企业技术培训,紧紧围绕海外企业需求,校企合作共建共享鲁班工坊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行招工招生一体化,打造海外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推广中国产品技术,推广企业新产品、新装备、新技术、新服务;推行中国教学标准,跨区域创立多层次、多样性的产教融合项目,以“学历教育+技能等级证书”为模式,积极推进海外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推动鲁班工坊内涵建设;强化广泛交流协作,推广优秀研究成果和企业典型经验,增强联盟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助推国际业务合作新业态,推进联盟可持续发展;建立互培互聘机制,建立专业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及高技能人才资源库,实现国际化的校企专业技术人员互聘,并建立相关专业共享师资培训基地。
未来,鲁班工坊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将遵循“共同建设、共促发展、共享成果”基本原则,创建具有中国职教特色的“服务‘一 带 一 路’建设、助力企业海外发展、拓展学校合作空间”的鲁班工坊国际产教融合发展模式,在助力中资企业走出去的同时推进鲁班工坊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4
建立鲁班工坊
决策、监控与支持服务智库
鲁班工坊研究与推广中心是在市教委的直接领导下,以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为主导,联合天津职业大学(欧洲分中心)、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亚洲分中心)和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非洲分中心)三个分中心协同合作,共同组织实施鲁班工坊科学研究与成果应用推广工作的智库,为鲁班工坊的发展提供决策、监控与支持服务智库。
研推中心的职能包括五大方面:理论与政策研究、质量监控与评估、教师培训、资源开发、成果宣传与推广。2020年出版发行我国第一部鲁班工坊建设与发展年度报告,用大量详实的统计数据、个案分析与专题研究,全面论述天津鲁班工坊的建设成就与发展策略,报告呈送了市委、市政府,教育部、外交部和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并获得高度认可。设立鲁班工坊师资培训基地,开发和组织多层级多类型的师资培训项目,加强天津市参建院校与鲁班工坊全国联盟其他省市之间的合作交流,研推中心通过举办国际化高级研修班和实地调研工作,在介绍鲁班工坊建设经验提升天津影响力的同时,与浙江、湖南、重庆、福建等地的联盟单位之间互学互鉴,共同探讨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发展路径。
开展国际化教学资源建设,一方面启动了新一轮的国际化专业标准的建设,新一轮标准体系涵盖三个层次:中职、高职和应用本科,开发工作对接国际最新标准,对接国际资格证书和“1+X”证书制度,全力推动天津市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基础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开展核心课程标准、双语教材以及配套资源的建设。依托鲁班工坊中英文网站、微信公众号和鲁班工坊体验馆等线上和线下渠道,加强对鲁班工坊发展成果的宣传和推广,提升鲁班工坊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