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媒体聚焦

【今晚报】历史上的今天|“开发区大有希望”且“开发区大有可为”

发布日期:2019-08-23 10:15 来源:今晚报 分享到:
  • 今晚报2019年08月21日报道:

    1984年春天,邓小平视察了深圳,总结了深圳经济特区的经验,提出进一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底,一批开发区在这些城市应运而生,拉开了全国各地兴办开发区的序幕。

    1986年8月21日,82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了天津新港和刚刚建设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看着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邓小平说:“你们在港口和市区之间有这么多荒地,这是个很大的优势,我看你们潜力很大。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对外开放还是要放,不放就不活,不存在收的问题。”结束对开发区的视察后,邓小平说:“天津开发区很好嘛,已经创出了牌子,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外国人到这里投资就比较放心了。”他还以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挥毫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

    图为1986年8月21日,邓小平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题词。

    邓小平视察天津时的谈话

    我这次来天津,要看看你们的开发区,看看市容,还要到港口看一看。

    对外开放还是要放,不放就不活,不存在收的问题。天津开发区很好嘛,已经创出了牌子,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外国人到这里投资就比较放心了。

    你们在港口和市区之间有这么多荒地,这是个很大的优势,我看你们潜力很大。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你们这里有些基础设施比上海好,有些事情办起来可能容易些。你们准备向外国借一百亿美元,有没有对象?可以多找一些国家。人家借给我们钱都不怕,我们怕什么?我向来不怕。十年时间,有一两个地方,借百把亿美元,只要讲效益,有什么危险?两百亿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要研究投资方向问题。日本人说搞现代化要从交通、通讯上入手,我看有道理。我们在这方面老是舍不得花钱。

    天津港下放两年来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块地,一改革,效益就上来了。无非是给了他们权,其中最重要的是用人权。

    中环线搞得这么快,是不是搞了承包?就是要搞改革,搞承包,分段、分级承包,实行责任制。中山门蝶式立交桥的设计者干得好,破格批准他为工程师,应该,这是谁也不应反对的,这也叫改革。

    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外国人就是不理解后面这一条。你们经常搞义务劳动,这也是政治嘛。

    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把年轻干部放到第一线压担子,这个路子对,不能只靠人家扶着。他们受到了锻炼,提上来别人也会服气。

    建设居民小区,人民群众有了好的环境,看到了变化,就有信心,就高兴,事情也就好办了。

    (这是邓小平同志在天津听取汇报和进行视察的过程中同天津市负责同志的一些谈话。)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34年,盐碱荒地崛起的最好的开发区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英文简称“TEDA”,音译“泰达”),是1984年1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天津开发区是在一片产值仅有300万元的盐碱荒滩上发展起来的。1986年8月,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莅临天津开发区视察,亲笔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邓小平同志的题词成为一个伟大的预言,也成为天津开发区改革开放奋勇拼搏的动力。

    到“十五”末期,全国累计批准设立了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个国家级工业园区,在这54个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评价中,天津开发区已连续11年位居第一。

    34年间,天津开发区已引进79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项目近5800个,累计投资总额超过1350亿美元。近年来,天津开发区新建、续建项目不断增加,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据统计,今年1月份至5月份,天津开发区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到工业总投资的33.7%,增长3.7倍;工业技改项目投资增长67.0%;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迅速。天津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新增市场主体3828家,同比增长6.5%,目前天津开发区市场主体累计数量已达6.3万家。

    根据跨世纪的宏伟战略,以“二十一世纪亚洲最大、中国最好的现代化工业区”为目标,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次创业”已奏响了序曲,新一轮投资环境、城区环境、人文环境等全方位园区综合建设工程同时启动。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以工业现代化为基础,管理现代化为支撑,城市现代化为标志的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将会呈现在世界的东方!

    是什么让开发区一直“大有希望”?

    1、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开发区通过十余条主干公路与全国公路网连通,经北京-天津-塘沽高速公路,到北京1.5小时车程,山海关-广州高速路、北京-福州高速路均距开发区不远。最近距离的港口是天津新港,铁路距离5km,所要时间10分钟,道路距离2km,所要时间0.1小时,最近的公路是京津塘高速公路,更是直通开发区,方便快捷,最近的机场是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距离38km,所要时间40分钟;最近的铁路站是塘沽站,距离3km,所要时间0.1小时;最近的报关地是天津开发区海关。天津新港:2007年,天津港累计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700万标准箱。目前,天津港70%左右的货物吞吐量和50%以上的口岸进出口货值来自天津以外的各省区。天津港将利用3-4年的时间,实现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200万TEU,月集装箱航班达到700班,使天津港的吞吐量和集装箱量再上一个大台阶。同时在天津港服务的所有腹地省会城市普遍建立“无水港”,增开内陆班列,积极推进“大通关”,扩大腹地口岸直通,实现港口功能、保税功能及电子口岸功能在内陆腹地的延伸。

    2、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无缝对接。在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推动下,天津开发区内的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发展紧密融合,实现了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的无缝对接,为各种业态的企业提供了多元化金融服务。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天津开发区通过举办产融对接会、业务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业务交流对接,探索以产业链金融为主体的产融合作模式,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包括风险投资、供应链融资、设备租赁、并购融资、跨境资金配置等在内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特别是围绕汽车、装备、大健康、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根据其不同的产业特点和融资需求,精准对接,营造便利化的融资环境,从而为实体经济发展嵌入强劲的金融“助推器”。

    同时,天津开发区通过制度创新与要素对接和流动,为京津冀产业转移协同、贸易便利化协同、创新驱动发展协同带来了便利,紧紧围绕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以产融结合试点城区为抓手,全面对接引进北京的总部、金融、科技、人才等优质资源。

    3、落实“放管服”改革。为落实“放管服”改革,天津开发区积极推动投资项目审批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证照、减时限,新企业设立登记压缩至1.5天,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办理时限缩短到1个工作日,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用能许可缩短至3个工作日。首席审批官业务模式、“一件事”场景式主题审批等创新大大提升了居民、企业的办事效率,“无人审批”超市正在加速落地。

    4、政策叠加,助力企业发展。为加快产业聚集,泰达MSD推出定制化政策咨询引导,无缝对接经开区招商、服务部门,构建政企交流的广阔平台。全面启动“MSD营商环境大调研”,深入楼宇内各行业企业,了解企业诉求,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依据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根据科技企业的产业方向和发展阶段特点,开发区通过给予企业自主研发扶持、孵化资金、科技项目配套、专利资助、公共技术平台建设、贷款贴息、担保补贴等全方位的扶持,鼓励企业加强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截至目前,开发区科技企业拥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0余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累计达43家,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8家。同时,还积极支持区内企业申报国家和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并给予配套奖励。

    34年前,邓小平的“开发区大有希望”如今仍回荡在这片日新月异的土地上。作为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天津开发区始终站在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前沿,经济规模、外向型程度、综合投资环境都位居国家级开发区前列。如今,天津开发区继续争当改革开放“排头兵”,推进政策创新和产业升级,致力破解发展瓶颈,站在新的起点再出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