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津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62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4-29 19:18 来源:泰达政务服务平台 分享到:
  •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天津市政协委员马虎兆提出的“关于加速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提升能级的提案”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以下简称科技园)是2016年京津两市签署共建协议成立的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平台之一。2019年为加快区域合作,以滨海新区优质的制造业基础与北京创新资源深度融合,在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科技园划归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为进一步提升科技园协同发展和科技创新水平,增强区域协同和创新属性,结合马虎兆委员提出的提案意见,经开区充分吸收您提出的宝贵意见,继续加强相关工作,具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科技园划归经开区后,围绕主责主业,经开区启动了园区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园区战略规划和产业规划的编制,制定了2020-2025、2025-2030的工作目标及园区产业定位、产业培育思路。在规划的指引下,科技园2019年、2020年、2021年各项指标均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新增注册企业由2019年的462家增长到2021年1093家;注册资本金由2019年的6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10亿元;税收贡献由2019年的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71亿元。在科技属性方面,2019年科技园高企数量为12家,2021年高企数量为98家;2019年科技园科技型中小企业为19家,2021年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为152家,瞪羚企业也从0家增至3家。

    二、针对科技园不足方面落实情况

    1.优化体制机制,加强产业服务能力。自科技园划归经开区以来,经开区积极发挥法定机构改革的优势,从干部队伍建设、组织架构、专业团队服务上赋能科技园发展,将经开区科技局、泰达产发集团下属科技工业园公司、北塘湾科发公司整建制迁入科技园,加强对园区科技企业的服务力度。

    2.争取创新政策,加强人才吸引力度。积极与市发改委沟通,出台《天津市支持重点平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北京优质企业职工落户、子女就学提供条件。自政策实施以来,园区累计引入海外人才约20人、博士人才30余人,北京本科以上人才50余人,完成北京来津项目人才落户、购房认定超300人;2019年至2021年园区新增就业人才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超80%。

    3.优化园区配套,为创新创业提供便利环境。目前科技园滨海中医医院已投入使用(三级)、轻轨Z2、Z4换乘站加紧建设、嘉庭公寓二期装修已完成,预订率超75%,围绕交通不便、公交线路不均衡等问题,科技园开通了园区至滨海高铁站的免费通勤专线,与公交集团优化了公交线路及停靠点位,目前途径园区的公交线路达13条,基本覆盖了从园区至滨海新区主要区域的通勤。

    三、针对建议,我们将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优化与北京中关村的联动,落实好两区联席会议制度,丰富招商引资、活动举办、项目路演等工作,以科技园为中心,创造两区、两省之间科技创新资源与制造业资源融合、交流平台,发挥“1+1>2”的作用。

    2.进一步推动科技大学科技园建设,目前科技大学科技园已完成市级大学科技园认定工作,累计入住企业达34家,下一步经开区将发挥高校的学科优势,增强大学科技园对全市工业经济的创新辐射效应。以高等院校的师生、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高科技企业的技术人员或技术团队、掌握核心技术的归国留学人员,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个人或单位等为重点招商对象,做强大学科技园。

    3.创新央企落地环境,提升产业基础“厚度”,争取市、区两级政策,打造政策高地,撬动央企转移来津的信心和动力,结合经开区已形成的以超算、南港石化产业集群、大众、丰田、长城“三台整车”优势产业及载体平台,吸引更多的央企上下游到滨海新区落地布局。

    4. 建立深度孵化和转化模式。以构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将促进企业的快速成长,建立和健全产、学、研、资、介、贸合作作为主攻方向,完善创新创业的各项服务功能,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推进企业走访制度,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并与企业一起探讨发展目标、运作框架及融资计划,通过M0地块的开发建设,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本,打造全国知名的低成本创业街区。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2年4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