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的仪式是消费主义洗脑?科学说,不!

发布时间:2023-02-27 09:29 来源:中国妇女报
分享到:
  • 前两天,一位来访者在我的后台留言:“昨天是我和伴侣在一起的三周年纪念日。前两年,我们都会用心一起过这个纪念日。可是,今年他既没有准备礼物,也没有订餐厅。我和他发脾气,他却说,在一起久了,没必要这么在乎一个仪式。但是,我还是很难过。其实我在乎的并不是他要给我多么贵重的礼物,我比较难受的是在他的记忆里好像有些事情越来越不重要了。感情中的仪式,真的不重要吗?”

    她的问题,让我不禁想到了自己之前也因为仪式跟伴侣闹别扭。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我们为什么这么看重仪式?

    我们先来看下,亲密关系中的仪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有研究团队将亲密关系中的仪式定义为,一种对关系中的双方都具有积极象征意义的行为和惯例。亲密关系中的仪式由两个重要的特质组成,分别是惯例行为和该行为的象征意义。惯例行为是指我们维持正常生活的例行行为。然而,只有当这种行为被赋予感情意义时,它才能被称为仪式。

    换言之,我们之所以看重仪式,是因为它是一段感情的载体。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我们的仪式中断了,我们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尤其是,当仪式承载着双方的感情时,我们更会怀疑这段感情是不是哪里出问题了。

    不过,我们也不必过分担忧这一点。过往研究发现,随着一段感情逐渐变得成熟和稳定时,感情中的双方会发展出新仪式,而抛弃不再需要的旧仪式。

    亲密关系中的仪式,真的这么重要?

    看到这里,朋友们是不是要说:“既然仪式是感情的载体,那么它肯定很重要。”

    虽然没有研究证明重要不重要,但是,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实验都表明,仪式对感情有很大的益处。

    有研究者邀请了560位在稳定亲密关系中的被试者参与定量实验。这些被试者在网络问卷中描述了自己参与仪式的情况,并评估了感情亲密度以及感情质量。结果发现,稳定关系中的仪式可以显著增加感情亲密度,从而提升关系质量。另外,也对稳定关系中的464位被试者进行了定性访谈,结果发现,仪式可以让人们更好地去观察感情。

    这是因为,仪式可以给关系中的双方提供一个机会,去思考这段关系未来的发展。仔细想想,仪式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关系中的某个时间节点?那么,这个节点会提醒你回顾一些你们平时疏忽的事情。

    而且,也有被试者表示,仪式也给了一个观察自己的机会。比如,“这是我们在一起的第三年,以前我以为我不可能和一个人在一起这么久。看来,这段感情也改变了我的想法。”

    如何获得“仪式自由”?

    有人可能会说,鲜花和大餐不能天天有,如何才能获得仪式感?

    别忘了,我们开头说的仪式是什么?只要是附加感情意义的、双方自发参与的惯例行为都可以是仪式。仪式不只是鲜花和大餐,也不是只在情人节、纪念日才能发生。生活中微小的仪式也很有存在感——出门前的一个拥抱、下班后一起准备晚饭、晚上睡觉前聊聊天,都是对感情有益的仪式。

    研究者将亲密关系中的仪式分为了五类,分别是:谈话向仪式,如“我们每天会约定时间聊天谈心”;特殊向仪式,如“我们会庆祝纪念日”;日常向仪式,如“我们每天会一起准备晚餐”;亲密向仪式,如“在性爱时,我们有一套自己的‘流程’”;陪伴向仪式,如“不管多忙,我们会挤出时间陪伴对方”。

    除了特殊向的仪式,其余四类仪式都是存在于平时生活中的仪式。而研究结果也表明,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仪式感同样能够显著增加亲密度以及提升感情质量。

    在研究中,被试者也表示,这样微小的仪式可以让我们从每天忙碌的生活中喘口气,给彼此一个交流互动的机会。当双方用仪式去创造属于彼此的时空、去发展一段独一无二的关系时,彼此可以从感情中获得稳定的沟通和成长。所以,生活中细水长流的陪伴,也是仪式感。

    仪式让我们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

    看到上面的案例,不知道有多少“钢铁直男”心中会冒出这样的想法:“女生怎么这么矫情?”

    其实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创造仪式感的关键并不在于你花了多少钱,买了什么礼物。它的意义在于,通过我们自身的一些行动以及情绪的表达来传递我们对伴侣的重视度,让伴侣感受到爱意,这也是让感情久处不衰的保鲜剂。

    在亲密关系中之所以需要仪式感,是因为它可以为平淡无奇的生活增加一些别样的色彩,让人获得幸福感。仪式感不是束缚感情的条条框框,不是女生要求男生花钱的名目,更不是男人口中所谓的“矫情”,它更像是让双方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一种形式,因为它让特别的人变得更加特别,让我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品尝到甜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