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移风易俗 治理高额彩礼

发布时间:2024-02-08 11:38 来源:中国妇女报
分享到:
  • 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全国妇联、民政部,召开推进移风易俗,治理高额彩礼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法院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并介绍有关工作情况。

    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

    彩礼源于我国古代婚姻习俗中的六礼,是男女双方及家庭之间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也蕴含着对婚姻的期盼与祝福。但是,超出家庭负担能力给付的高额彩礼却影响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也不利于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陈宜芳表示,从司法实践反映的情况看,涉彩礼纠纷案件数量近年呈上升趋势,甚至出现因彩礼返还问题引发的恶性刑事案件。从大量纠纷处理中可以看到,高额彩礼并不是保障家庭幸福的秘笈,反而可能成为矛盾纠纷的导火索,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陈宜芳表示,本批典型案例聚焦审判实践中的共性问题,明确处理涉彩礼纠纷的三项原则:一是明确严禁借婚姻索取财物这一基本原则;二是充分尊重民间习俗,以当地群众普遍认可为基础合理认定彩礼范围;三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考虑彩礼的目的性特征,斟酌共同生活时间、婚姻登记、孕育子女等不同因素在缔结婚姻这一根本目的实现上的比重,合理平衡双方当事人权益,对于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引导社会形成文明风尚,统一类似纠纷案件法律适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在案例一中,判决进一步明确共同生活时间长短应当作为确定彩礼是否返还以及返还比例的重要考量因素。该案中,双方共同生活仅一年多时间,彩礼数额过高,同时,考虑到终止妊娠对女方身体健康亦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等事实,判决酌情返还部分彩礼,较好地平衡了双方当事人间的利益。

    再比如案例二中,双方虽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已按当地习俗举行婚礼并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三年多时间,且已经生育一子。在处理涉彩礼返还纠纷时,就应当着重考虑共同生活以及孕育子女的事实。该案判决综合考量上述事实,对返还彩礼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充分保护了妇女合法权益。

    陈宜芳表示,本次典型案例发布后,最高人民法院将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彩礼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司法解释强调了禁止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原则,并对彩礼的范围、返还的条件、当事人的确定等予以规范,以进一步统一裁判标准,更好地回应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

    以文明家风助力培育文明乡风

    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副部长何敏在会上介绍,全国妇联党组高度重视移风易俗工作,始终将推进移风易俗作为履行引领服务联系职能、深入开展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为总抓手,以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家庭文明新风尚,引导广大家庭抵制高额彩礼,践行移风易俗。

    何敏表示,全国妇联以典型示范引领文明新风,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目前层层寻找选树出各级各类“最美家庭”近1500万户,其中就包括一批婚事新办简办、“不要彩礼要幸福”的家庭典型。各地妇联也将移风易俗纳入推荐标准,联合有关部门开展移风易俗群众推荐评议活动,让广大家庭在践行移风易俗中学有榜样、行有标杆。

    同时,全国妇联以宣传倡导弘扬文明新风,抓住时间节点聚焦宣传,累计举办好家风故事常态宣传活动40多万场,受益人次超6亿。各地妇联依托巾帼宣讲队、网格员等,通过文化墙、宣传栏、流动车等方式进村入户,多渠道宣传宣讲移风易俗政策和典型事例,营造家家参与、人人践行移风易俗的良好氛围。

    此外,全国妇联以暖心服务培育文明新风,聚焦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将抵制高额彩礼、倡扬移风易俗等内容融入婚恋交友和婚姻家庭服务。积极打造中国婚恋网,探索搭建妇联系统上下联动、部门单位协同互动的婚恋交友公益平台。各地妇联充分发挥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等作用,打造公益红娘队伍,为降低彩礼标准的新人提供司仪、证婚、婚宴等服务,让家庭切身感受到移风易俗带来的实惠好处,引导家庭成员争做文明新风的参与者践行者。

    何敏还表示,围绕落实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关于开展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部署,配合民政部门婚俗改革工作,2022年,全国妇联在全国确定了64个移风易俗工作试点,探索立足妇联职能优势、推进移风易俗的有效模式。各试点地区在推动完善村规民约等制度、发挥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提供婚姻家庭暖心支持服务、深化家庭文明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特色经验和有效做法。

    多措并举推进婚俗改革

    民政部也介绍了近年来的工作重点。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表示,近年来,民政部以婚俗改革为抓手,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扎实开展高额彩礼等婚俗陋习治理,采取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有效减轻了群众婚嫁负担,文明健康婚俗新风正逐步形成。

    王金华说,民政部扎实开展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先后分两批确定了32个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指导各实验区在倡导简约适度婚俗礼仪、治理婚俗领域不正之风、培育文明健康婚俗理念等方面探索经验、打造样板,相关试点地区已形成较好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各级民政部门也主动作为,截至2023年11月,全国共创建各类实验单位1806家,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层层抓婚俗改革的良好局面。

    同时,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基层自治组织作用,规范引导婚姻当事人抵制大操大办、随礼攀比、低俗婚闹等行为。常态化选树一批婚事新办简办、“低彩礼”和“零彩礼”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逐步转变群众思想观念。目前,多地已公布了彩礼、随礼等倡导性标准,比如河北省河间市、江西省贵溪市等通过突出问题治理,当地婚事花费平均分别减少7万~15万元和6万元左右。

    在着力推进婚姻家庭辅导方面,王金华介绍,各地民政部门依托婚姻登记机关,与妇联等单位积极探索为婚姻当事人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为当事人分类提供专业化、综合性的婚前辅导和婚姻家庭关系调适服务。目前,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婚姻家庭辅导室覆盖率已接近90%。充分发挥了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的作用。据统计,2023年各地已提供各类婚姻家庭辅导服务300多万人次。此外,各地还积极探索将婚姻登记机关设置在公园等有标志性意义的场所,把婚姻登记机关打造成一站式、综合性婚姻服务场所,满足婚姻当事人办理登记、婚礼、婚庆等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