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敢创新、敢奋斗的一代新人

发布时间:2023-08-16 10:29 来源:中国妇女报
分享到: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创新型人才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发展资源,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各国实现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明确要求,“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这些重要论述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六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导思想,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敢创新、敢奋斗一代新人的根本依据。

    何为创新?何为创新型人才?1912年,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主要指技术创新,其实质是基础研发及成果商业化的过程。随着社会发展,创新的概念不断延伸,也出现了各种理论流派。创新也由提高生产力而发展至各个领域,成为人类推进社会进步的一种积极选择。而作为创新主体,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人才一直是创新的关键核心要素。创新型人才一般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其所在的行业中占有领军地位的人才。这些人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开创新的局面。在精神品质方面则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敢于冒险等特征。同时,还需要在某一个领域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水准,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善于与他人合作。总书记教诲少年儿童要敢创新、敢奋斗,因为,奋斗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精神风貌。创新型人才是有至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人,为了实现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为了实现人类的福祉,他们努力奋斗,持续创新。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之大计;培养具有奋斗精神,敢于努力奋斗的人,是为下一代注入精神动力。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要从少年儿童抓起,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实现少年儿童全面素质的提升,培养起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

    首先,需要激发少年儿童的创新和奋斗精神。创新和奋斗需要基础和动力,需要激情,这是一个人一生的价值追求和奋斗方向,在这种追求当中激发创新热情和奋斗激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青少年儿童提出要立志,并指出:“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只有胸怀大志,从小树立为党、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奋斗终身的志向,人生才能有方向,创新奋斗才能有力量。志向是一个人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定海神针。志向决定人生前进的道路、发展的方向,14岁的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一生为国为民努力奋斗,克服了无数困难,创造了无数奇迹;20多岁的快递小哥李杰时刻把自己和国家、民族、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他说“我们处在一个飞奔的时代,国家的快速发展也带着我们这样平凡的人向前飞”,他代表300万名快递员出席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活出了精彩,活出了价值;不满19岁的边防英雄陈祥榕发出“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誓言,年轻的生命显示出信仰和精神的巨大力量。

    其次,要围绕创新和奋斗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为少年儿童打下坚固的基础。创新和奋斗的人才需要具备道德、人格、智能、身心等全面素养,同时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灵活的思维方式以及具体的思维、行动能力。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教育强调标准化,很少给孩子创新和发展自我的空间,这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少年儿童的创新天性,甚至有意无意地打压了一些有独特才能和特别想法的少年儿童,这极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对教育的整体生态环境,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挑战,需要在中央相关精神的指引下,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最后,要重视创新和奋斗相关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人类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别意义的活动,创新需要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如充满信心、意志坚定、精益求精、尽心竭力、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坚守信念、百折不挠等。生活在新时代的少年儿童,享有高水平的物质生活水平,以及越来越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他们视野开阔,知识面广,高度自信,看重自我。但他们没有经历过前辈们曾经经历过的艰难困苦,又面临着精神层面复杂的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培养这一代人的创新和奋斗精神,需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重视优秀的心理品质培养。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奋斗型人才,需要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坚定不移地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只有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不断优化培养少年儿童整体的生态环境,才能开垦出一片培养创新奋斗人才的健康土壤。要进一步优化家校社共育的社会环境,加强基础建设,落实协同育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创新协同育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要进一步发挥学校在系统和专业上的优势,发挥校外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教育的优势,发挥社会服务组织在整合资源和专业上的优势,以及社区在基层治理方面的优势。要特别重视家庭在培育创新和奋斗型人才方面的基础作用,全面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强化家长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的家庭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养,真正实现新时代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

    少年儿童创新和奋斗精神的培养是全社会的大命题。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家长、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社会单位、每一个公民,都要动员起来,着眼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着眼于一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健康成长,从我做起,勇于担当,尽责尽力。

    (作者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