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吕湾湾 : 我与泰达

发布时间:2018-11-20 10:19 来源:爱在泰达微征文 分享到:

  • 第一次来开发区,是来母校的泰达学院,那个时候对开发区只留下了一个“秩序井然”的印象。

    第二次来开发区时候,已经是参加工作的时候。刚刚步入职场,我经常会被问同样的问题,也同样会被道德捆绑:“作为一个独生女孩,为什么远离父母,孤身一人在北方?如果是我绝不会离开父母。”那个时候,我总是笑答,父母和我都还年轻,如果不适应北方可以回到我的家乡浙江。但今天有人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心里的答案已经截然不同,这就是泰达的魅力吧。

    “90后”是偏于自我的,作为一个90年代出生的人,可以说这一点不假。但是“90后”并非没有集体的概念,恰恰相反,正因为多为独生子女,对集体的需求才更为强烈,无非是需要寻求一个价值观投合、鼓舞人心的集体。开发区是一个开放包容的集体,这五年里,我亲身经历了开发区从一个工业气息浓厚的区域,变成业态多元的综合区,高楼广厦千万间,泰达夏日艺术季的举办让工业区居民“无处安放的灵魂”多了一处歇脚之地;新地标周大福中心,让泰达的城市天际线更加熠熠生辉;在南港工业现场,相对艰苦的环境中,目睹南港工业区焊花飞溅,吊塔林立,储罐拔地而起,大型装置鳞次栉比,见证了工业区的一点一滴变化,和南港开发建设者一起,仍旧品味到了不一样的甘甜。


    一、两个不同的视角

    毕业前夕在香港交流了一段时间,在香港和深圳,对于高效的政府、公职机构的行政效率,感触尤其深:其一,所有机构对于本机构的作用都显得自信自豪,经得起发问,只要不涉及机构机密就不会“无可奉告”;其二,所有展示都有标准化的流程,在公职机构形象的对外宣传上用力很深;其三,尽管这些机构基本都向政府拿钱,但都视独立运行作为自己的生命线;其四,立法会大会及很多专门委员会的会都向香港市民直播,很多都可以旁听,开门立法可见一斑。

    来到开发区参加工作后,见识和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开发区人,惊愕发现,在深港地方政府的所见所闻竟然在这里被复刻:投资服务中心高效精简的大楼里,每个人都有昂扬在脸上的自信;每个机构办事流程清晰可见,基本上跑一次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企业和个人申请行政审批效率很高;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政策公开区域安全应急事故信息,答疑解惑。再后来,直至进入管委会工作,才明白这一切都是由于“视项目为生命线,投资者为帝王”这样的理念支撑起来,上下高度重视,组织分工明确,部门之间通力合作,才打造了这样一个服务型的政府。本人在所在部门也正好负责信息化、宣传等工作,虽不在招商一线,换个视角审视,在工作中只好格外对此用心,全局同事一起梳理办事指南对外展示可谓一丝不苟。


    (南港工业区)

    二、传承老开发区的泰达精神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直秉承着“开放开拓、励精图大志,求真求实、众志建新城”的精神,艰苦创业、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大胆实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对外开放、体制创新、产业集聚、科技创新、集约用地、城市建设等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已成为中国经济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热土。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已然完成了对外开放的历史使命。“泰达精神”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开发区的奋斗精神。2018年,放眼全国,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扩大对外开放重大举措,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在此机遇下,上海吸引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商独资的汽车工厂特斯拉。开发区人更是需要去除痼疾,再谋出路,抓住扩大开放的机遇,砥砺前行。      无论是开发建设一个新的园区,还是对自身的机制体制大刀阔斧改革,开发区都勇于去喙再生,犹如一只再生的老鹰。

    作为一名幸运的年轻干部,自从进入管委会,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由一个过客转变成了主人翁。开发区的环境十分锤炼人,我们有必要撸起袖子,继承上一代老开发的“泰达精神”,更立壮志谱新篇。我坚信,每个个体做好自己,开发区精神不死,下一个十年,泰达人依然可以做时代的弄潮儿。


    (作者日常办公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