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泰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千亿集群 积厚成势
发布日期:2022-10-14来源:天津经开区—泰达分享到:
  •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天津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遵循“三个着力”指引,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踔厉奋发、聚力攻坚、勇毅前行,开创了经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

    天津经开区现推出“非凡十年·泰达”主题宣传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十年来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更大决心、更大干劲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谱写天津经开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华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金秋的渤海之滨,处处昂扬着奋进的旋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经开区抢抓以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创新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发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围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泰达”产业新生态。

    十年来,天津经开区依托三星、富士康、腾讯、超算中心、大陆汽车电子、电装电子、恩智浦强芯、罗姆半导体、唯捷创芯等龙头企业,形成了实力雄厚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和完整产业链,吸引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投资大、带动强、效益好的优质企业项目落地生根、做大做强,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自建立之日起,天津经开区就一直发挥着天津经济发展引擎作用。正像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所说,天津经开区——天津人非常熟悉的“泰达”,也一直承载着天津发展的希望。天津经开区腾飞于信息技术产业,经过多年淬炼,如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积厚成势,已经达到千亿级规模,区域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企业实力稳步提升,行业应用不断深入,初步建成国家级信息技术创新示范区和产业发展聚集区。2021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106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4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 99.0%。

    从“硬”支撑到“软”实力 产业链集聚效应凸显

    在产业链的上下游,链上企业分工合作、互补互助、协调运行,凝聚起强大发展合力。十年来,天津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依托产业链优势,培育项目“大树”,繁茂产业“森林”,已成为国家级经开区中产业链最完整和技术品牌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之一。

    不久前,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圆满落幕。会上,天津经开区分别与亚马逊云科技等14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项目总投资近千亿元。天津经开区何以“出圈”?参会嘉宾认为,经济发展硬实力、产业集群竞争力、科技引领创新力、营商环境亲和力等方面,“泰达”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

    作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天津经开区形成了以集成电路、移动通讯、电子元器件等领域为主的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以及以互联网、软件等领域为主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集群,产业发展基础雄厚。

    从设备终端的“硬”支撑,到软件信息的“软”实力,历经多年发展,天津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不少细分领域的聚集效应逐步显现。

    在汽车电子领域,围绕一汽大众、一汽丰田、长城汽车为主的5家整车企业,聚集了200多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打造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汽车电子产业生态,形成了多系列、多品种的完整汽车产业链。

    在消费电子领域,以三星、七一二、深之蓝为龙头,以安施电子、阿尔卑斯为代表的多家配套企业,带动巨大的周边市场需求,形成了天津经开区在该产业的独特优势。

    在集成电路领域,拥有国内外知名企业,分别在射频前端、高频无线通讯芯片和信息安全芯片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已形成设计、制造、封测完整生态。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围绕工业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及数据应用各环节深耕,形成了以富士康、腾讯、霍尼韦尔、施耐德、科比电气、金山等企业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

    此外,天津经开区还重点围绕智能识别、无人系统、智能医疗、智能物流、智能家居、工业智能化等领域的基础器件、智能终端、行业应用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打造“杀手锏”智能产品,建立以智能传感器、智能芯片与核心软件为驱动的智能应用电子产业链条。

    天津经开区以产业链聚集效应破解发展难题,如同给“龙头”接上了“龙腰”和“龙尾”,对产业的掌控力更强,“舞动”也更加有力,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打上鲜明的“泰达烙印”。

    吸引好项目 扩大“朋友圈” 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进入数字化社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深度融入千行百业、服务千家万户。无论是把握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还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产业激发出的强劲动力。

    2010年以前,中国超算在国际舞台上还默默无闻,但十年以后,却实现了从追赶、并行到全球领先的跨越式发展。

    蜚声海内外的国家超算天津中心是天津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代表企业。2010年初夏,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开始在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安装部署。同年11月,“天河一号”以计算峰值4700万亿次高出第二名1倍多的绝对优势,登顶世界第一。中国超算实现了弯道超车。

    如今,被列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天河“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原型机已于2020年研制成功。现在每天有超过15000项计算任务在“天河”平台上运行,应用涉及生物医药、基因技术、航空航天、天气预报与气候预测等诸多领域,累计为企业新增经济效益近150亿元。

    “天河”的到来,激活了天津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朋友圈”。伴随“天河”的超级算力逐渐转化为生产力,“超算+”应用加速落地,带动国家超算天津中心所在的天河产业园“生态伙伴”不断增加。这里聚集了滨海新区技术创新中心、滨海新区环境创新研究院、天津(滨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和以唯捷创芯、腾讯数码、井芯微等为代表的诸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企业。2021年,天河产业园建设升级为泰达数字产业园。截至目前,园区已培育超过300家数字经济企业,年营业收入超200亿元,成为天津发展数字产业的示范园区。

    随着越来越多技术领先、行业领跑的企业在天津经开区“开疆拓土”,为区域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也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实力显著增强的同时迎来发展新潮头。

    解锁“卡脖子”  瞄准最前沿 区域创新力显著提升

    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而言,另一谋篇布局更富深意。多年来,天津经开区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面向关键“卡脖子”技术和产业前沿,先后引进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重大创新平台落地。

    天津经开区持续加大R&D经费投入,2021年该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6%。去年,芯海创等6家企业获批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深之蓝等11家企业获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数量位居全市之首。全年新增发明专利1055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26.8亿元。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数量达到10家,各类创新载体建设稳步推进,区域科创氛围日益浓厚。

    天津经开区以无人机和新材料、互联网新经济、生物医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以及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供应链金融产业人才联盟为枢纽,推动人才链、产业链、项目链、技术链、资本链融合发展。同时,加大对“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力度,2021年新引进10名国务院特贴专家,新增博士后工作站10家,223人入选新区“优秀企业家”队伍,引进培养中高层次人才3975人,全区各类人才累计超40万人。

    不仅如此,天津经开区还借助科技金融专业平台资源,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提供财务状况分析建议和融资支持破解科企融资难题。仅今年上半年,天津经开区就持续走访企业及金融机构20余家,实施“一对一”问需,“点对点”服务,深度挖掘企业融资需求,通过降低准入门槛、取消实物抵押、减免费率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井芯微、思腾合力等13家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授信总计1.05亿元。

    今年以来,天津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继续花开满园——国内射频前段领域龙头唯捷创芯成功登陆科创板;芯片封装企业华芯北方总部落户经开区,工厂二期正式启用;伯芯微电子建成投产;金山云首个自建大数据中心启用……

    回望非凡十年,天津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展现出强劲韧性。不断完善的产业载体和公共平台,纷至沓来的创新项目和人才资源,已经成为天津经开区提升区域创新力、产业竞争力的源头活水。

    涓滴不辍,终为江河。到2035年,天津经开区提出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打造成为产值超3000亿元的产业集群。新征程新阶段,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必将不断构筑天津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优势,为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夯基垒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