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泰达政务

【平凡中的不平凡】 他们是车水马龙中的定海神针,马路上最具安全感的指挥家

发布日期:2018-07-05 15:32 来源: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微时讯 分享到:
  • 在泰达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制服站在那里就是一种安全提示。在每个早晚高峰,在每个繁忙的路口,在每一次上学放学的路上,在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辆中,他们就在最醒目的位置,定海神针般,为我们疏导交通,指导出行路线,他们就是安全出行的保障。


    每一天,他们与我们约会在路口,不需要语言,一举一动,一招一式,大家心领神会,这是长久以来的默契。我们依令行车,他们迅速疏导,我们给予最多支持,他们保障畅通出行。他们就是马路上最平凡的守护者——交警。本期《平凡中的不平凡》让我们走进交警开发区大队。


    泰达交警的一天从车流人流中开始

    上午6:40,交警开发区大队执勤民警已经集合完毕,奔赴各个重点路口、学校门前、桥梁等重点路段。7:00前,早高峰尚未来临,但交警已经全部到达执勤点位。

    7点刚过,开发区国际学校门前车流逐渐增多,没多久车流、人流就把路口的民警包围起来。7:20,随着上课时间的临近,不论是接送孩子车辆还是等待过马路的学生和家长,都将黄海路和第一大街交口变成了最忙碌的路口。眼看人行道边上等候过马路的学生越来越多,而绿灯依然没有到来,为了保障学生们的安全,交警用手势拦下直行的车辆,然后站在学生前面,带领着近百人的学生队伍通过人行横道到达学校门口。


    开发区国际学校拥有2000多名学生,接送学生车辆约1000辆,加上社会车辆,在早高峰短短的半个多小时时间里,黄海路和第一大街交口需要通过近3000辆车。而这,仅仅是开发区数十个重点路段之一。每天早上40多人的交警队伍,就需要为开发区早高峰提供保障服务。


    马俊兴:事故定性都是全组集体研究

    马俊兴: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早高峰之后,马俊兴并没有忙活自己的行政工作,而是走进会议室,召集事故组的队员一起开事故责任研判会。这个会每天必开,既是事故研判,也是学习。


    “新的事故处理程序已经实施了,我们研究了一下共有85处改变,特别是伤人事故,只要当事人自愿,也可以走一般处理程序……”

    今天的会议一开始就是集体学习新的事故处理程序,马队讲着,队员们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他传递的每一个信息都关系到每一个事故处理,他讲得仔细,队员们听得认真。“我们是执法人员,首先得自己懂法。”


    可即使已经熟悉各种交通法规,一般程序以上的交通事故的定性也并非是一个“老交警”说了算的。这些事故案件必须由大家集体研究,集体定责,防止关系办案,冤假错案。“这不仅关系到执法公正,更是关系老百姓利益。”对此,马队从不敢马虎,“你现在图省事,事儿总有一天会找上你。”所以他一定亲自把关事故研判才放心。

    刚刚散会,事故组民警闫宇就接到了警情,在翠亨村小区两车发生了碰撞。从事4年交警工作的闫宇在队里算是“小鲜肉”,但是处理事故已经是老手。开车到达现场,拍照,了解情况:转弯的车没有让直行的车,两车碰上了。


    可当事人却不理解,转弯的司机表示,自己已经转过来了,不存在不让直行。闫宇没有费多大力气解释:“车正轮直才算转过来。”而转弯的车很明显是刚刚转过来追了直行车的车尾,车身都还没正。司机没有话说了,闫宇告诉他们去大队找他,然后给他们出证明报保险。这样的小事故,闫宇和同事一天总要碰上20多起,执法心得就是,要将法律法条的“法语”变成大白话和当事人解释,他们会更加容易理解。 

    贾庆涛:校园里的交通安全普及者

    贾庆涛:天津津城警星,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下了早高峰的执勤,贾庆涛应邀走进校园。国旗班正在进行排练,整齐的戎装让学生们格外精神。交通安全早已是校园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贾庆涛此行就是要教会国旗班小伙子们交通指挥手势,强化学生们交通安全意识。贾庆涛一个口令,学生们一个动作,没两下,学生们的动作已经有模有样。


    进校园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是贾庆涛工作内容之一,和小朋友们打交道他早已驾轻就熟。在他看来,教会小朋友科学正确的走路格外重要,但很多小朋友甚至是成人都不会。

    “乌龟走得慢,它这样的速度过马路,行吗?”

    “不行!”小朋友们回答。

    “马儿跑得快,它不顾左右地跑过路口,行吗?”

    “不行!”小朋友们晃着小脑袋。

    所以,贾庆涛告诉小朋友,走路、过马路时,一定要注意观察,观察红绿灯的变化,红灯停绿灯行,观察左右来往的车辆。还要有判断能力,在没有红绿灯的小路口要判断汽车距离自己有多远,开得是否很快,来确定自己是否通过……


    很多年来,贾庆涛不记得讲了多少节交通安全课,不知道有多少学生听过他讲课。他只知道,现在他在路口执勤时,总有年轻人,或是领着孩子的年轻父母,经过他身边时,对他说一声:“您是贾警官吧,我小学时听过您的课呢。”“贾警官,再过一两年,我的孩子也要听您讲课喽!”“贾警官,您的课让我一直记得,我一直遵守交通规则呢。”

    作为一个老交警,他太知道交通安全对于个人、对于家人、对于社会意味着什么。他永远记得一座立交桥上发生的一起车祸。贾庆涛和同事赶到现场时,见过“大场面”的他也不禁吸了一口凉气。桥上,一辆数十吨重的半挂集装箱悬在桥的拐弯处,桥栏断裂,悬在桥外的集装箱上下晃动着。桥下,车头倒扣着,严重变型,两名司机伤势不明。贾庆涛请求队里派人派车支援。理智告诉他先救人!可是怎么救?围观的群众盯着警察。贾庆涛用警车上携带的千斤顶试图架起倒扣的车头,他一边操作,一边还要抬头观看桥上悬挂摇晃的车身,车身就在头顶十几米的正上方,一旦坠落,桥下救援的人躲避不及,将会被压死。贾庆涛使出浑身的力气,摇着千斤顶。两名司机终于被拉出车厢。司机说,拐弯时,好像睡着了,没有减速,车头过了,巨大的车身没有拐弯过来。“一时的疏忽差点让生命无法挽回,交通安全真的是半点不能马虎。”


    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酒驾的危害,当家长牵着孩子的手站在斑马线等红灯,当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系安全带,贾庆涛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人们交通安全的意识已经越来越强,交通安全规则已经成为大家生活习惯中的一部分。 

    牟刚:上岗1分钟负责60秒

    军人转业的牟刚已经在交警岗位上干了25年,古铜色的脸庞是交警的标准色。每天他的手台一刻不得闲,在现场执勤的队员们不断地向他传递执勤信息,警情、舆情,每一个都要他及时处理。遇上布控、拦截逃逸车辆,最熟悉民警点位的他就要第一时间调集警力去执行任务。


    牟刚和他的队员就是我们最经常接触的交警,每天执勤内容也非常多。晚上22点—凌晨6点,泰达大街大货车禁行,与环保监察大队联合对汽车尾气禁行查验;凌晨2点至5点,检查红眼班车……就拿我们经常遇到夜查酒驾来说,不定时,不定点,天天查,每年都将查处200余起酒驾。牟刚说:“干我们这行,只有上班点,没有下班点。”话音刚落,一个电话打来,北海路修路,他要去现场看一下,然后叮嘱施工方要避开早晚高峰,必须摆放安全措施,同时要有人看管现场。


    高阳:从警4年零投诉

    高阳是牟刚团队里的警花,特意被安排在违法处理窗口工作,从警4年零投诉。在这个小小的对外窗口,高阳和同伴每天需要处理两三百笔业务,最多的就是交罚款。随着科技兴警,路上摄像头越来越多,违章处理力度也越来越大。高阳需要处理的业务也越来越多。一方面她要向提出异议的驾驶员解释,一方面还要安抚有情绪的办理人。“特别是有驾驶员在违章处理之后,对该条违章有异议,称当时违章并非自己驾驶的车辆。”这时,高阳就必须调出视频,认真比对,确实如驾驶员所说,就要立即办理回退手续。如今自助机器越来越多,为了减少驾驶员等候时间,高阳总会抽出时间在大厅里教大家使用POS机。


    刘浩:职业生涯里的意外

    前不久,当警长刘浩带着一个辅警去执勤,刚出门就发现大队门前停满了车,占据了机动车道,让过往车辆十分不便。刘浩便开始取证贴条,一个刚刚去大队接受完违章处罚的男子发现自己又被处罚了,怒火顿起,对刘浩出言不逊,并辱骂执法民警。当刘浩解释完毕,劝离男子离开后,他驾车准备外出执勤。这时该名男子猛踩油门向警车撞去。


    在办公室里工作的马俊兴听见“嘭”的一声,透过窗子发现了自己队员警车被撞,立即奔下楼了解事故情况。他最先查看了队员的伤势,当时驾驶员刘浩和坐在副驾驶的一名辅警受了轻伤,驾驶座的车门严重变形。撞人男子车上的安全气囊已经弹开,并声称自己不是故意的,还报了警。“他一脸坦然,以为报警就可以当一般交通事故处理。”刘浩说,然而当警方调出路口视频监控和该男子车内行车记录仪后,在证据面前,撞人男子涉嫌故意伤害的证据被固定。

    “这种事情我当了这么多年的交警都没碰见过。”

    46岁的刘浩没有被吓住,依然和同事们一起坚守在一线岗位,在车水马龙中,定海神针般给予过往车辆和行人满满的安全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