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 投资动态

辉煌二十载:汽车产业全球化新蓝图与新旧动能转换

发布日期:2024-09-02 13:42 来源:天津经开区—泰达
字号: |

2024年8月29日—9月1日,2024年第二十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经开区举办。8月30日,在VIP闭门会上,政府领导、行业专家和企业高层共计1200余人参会,围绕“二十载辉煌绘就下,汽车产业全球化新蓝图与新旧动能转换”的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凝聚发展共识,现将嘉宾主要观点梳理如下。

微信图片_20240902134412.png

一、以技术创新扩大新能源汽车先发优势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不可逆转,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是巩固新能源汽车先发优势的核心。与会专家提到,要加强动力电池、自动驾驶、车联网、云计算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技术短板,如高端智能芯片等,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产业链抗风险能力。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加强技术创新,持续投入研发资源,打造车路云一体化的技术体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契机,充分发挥国家规划的战略导向和引领作用,确立以电动化牵引汽车产业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的主导方向和技术路线。

二、规避风险,系统推进企业国际化布局

生态出海是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汽车强国的核心举措。当前我国汽车外贸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但逆全球化及地缘政治冲突持续蔓延,贸易壁垒、知识产权风险等问题频发,建议企业实施研发、产业链、生产制造、营销服务、商业模式、金融等全价值链生态出海,可有效规避各类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汽车企业应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建议企业建立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实现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等;同时探索进行海外专利转让、交叉许可、专利池构建,通过建立知识产权联盟,获取新技术或完善自身专利组合来强化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在部分热点海外市场,中国汽车企业已加大了产品投放和产能建设力度,但在市场竞争的同时,应围绕技术性能、服务质量、智能水平、绿色低碳等方面全方位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合作共赢。

三、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与产业转型升级

支持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等多种技术路线发展,有助于满足不同市场需求,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面发展。燃油车向新能源转型是汽车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应加快打通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产能资源整合的通道,引导新能源汽车新增产能主要通过现有燃油车资源整合来实现,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减少资源闲置,妥善处理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的关系,实现平稳过渡。进一步加强产业链协同,新旧动能转换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推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提高整体竞争力。此外,汽车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对上下游供应链税收也将产生影响,特别是在使用阶段,能源供应体系由化石能源向电、氢等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转型。

四、锚定绿色低碳,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围绕气和碳排放建立了新的国际贸易规则,以产品碳足迹为核心的碳壁垒正逐步成为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汽车产业应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这不仅是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汽车企业应以全球视野构建绿色低碳产业链,加快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构建完整的碳排放管理合规体系,加强全链条碳减排能力,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链优化升级。加强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回收利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明确碳足迹核算标准和认证的流程,建立统一的碳排放的数据库和监测平台,为企业提供便捷的数据服务和技术支撑,加强与国际社会尤其是欧盟等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国际互认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和碳排放的标准,为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五、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市场化发展机制

继续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包括财税政策、市场准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降低企业成本和市场风险,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紧抓“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目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化运作水平,激发企业活力。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监管和服务工作,确保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工作,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