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 媒体聚焦

【津滨网】第二十届泰达汽车论坛丨长城汽车王远力:要以全球化的研发验证体系打造高质量产品

发布日期:2024-08-31 23:29 来源:津滨网
字号: |

津滨网2024年8月31日报道:

津滨网讯(记者 单毅 牛婧文)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共同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联合协办的第二十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简称“泰达汽车论坛”)于2024年8月29日至9月1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本届论坛以“风雨同舟二十载 携手并肩向未来”为年度主题,邀请重磅嘉宾展开深入研讨。

在8月31日“高层峰会:廿载赴新程,创新引领新优势”中,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CTO王远力发表题为“创新驱动下的行业发展新优势”的演讲。

王远力表示,今年长城汽车出口成绩斐然,1-7月海外销售23.9万辆,同比增长58.8%。长城汽车与中国汽车产业一道,正迈着坚定的步伐,加速全球布局。中国汽车要走出去,必须要建立高科技、高质量以及低碳环保的品牌形象,不能让中国产品成为低价格低品质的代名词。

王远力认为,一是要依托森林生态体系,产业链深度垂直整合。依托森林生态体系,能够实现集团内外资源的高效整合,彻底打破组织壁垒,从而形成强大而稳定的内外部协同机制。还可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以赋能整车为目标,合作共赢、共创价值。重点围绕智能化和新能源领域,自研自产动力总成和底盘等核心系统、开发设计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等软硬件、自建未来能源产业链,实现最具行业前瞻性的全面布局。

同时,坚持以融合开放态度,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贯通。长城汽车积极参与生态合作。在人工智能、芯片设计生产、车联网等方面与500多家生态合作伙伴进行合作。

二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石,打造技术领先优势。长城汽车除了在体系上不断完善,也高度重视在技术上的持续创新。2024年上半年,长城控股专利公开量3625件,专利授权量达2071件,位居中国民营车企集团第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方面,长城控股专利公开量达1369件,专利授权量达911件,位居在华车企第一;在智能化领域专利方面,长城控股专利公开量达667件,排名民营车企集团第一。

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核心技术和产业链方面进行了深入布局,考虑全球各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性、基础设施发展的不均衡性及用户需求差异,确立了混动、纯电、氢能多动力技术路线并行的战略方向。

三是要以全球化的研发、验证体系,打造高质量产品。长城汽车具备多年的整车研发经验,早在1998年就已经建立了多个技术研发组织。目前在中国,我们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大连、深圳等9个城市建立了研发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在德国、印度、日本、巴西等7个国家、13个区域设立了研发分支机构,重点建立本地化研发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及验证,以支撑当地产品开发及上市。在研发硬件方面,投资了50多亿元人民币,打造具备国际一流性能开发及验证能力的技术中心,拥有各类试验装备1400余台套,具备安全、排放、NVH、可靠耐久、电子电气、智能化等多个领域2000余项试验能力。

四是坚持生态出海战略,创建更有竞争力的体系。今天国际化的关键词,可以总结为“新四化”。第一是产能在地化,我们实行国内、海外“双轮驱动”,形成“10+3+N”的全球化生产布局;第二是经营本土化,长城汽车在欧盟、东盟、拉美等8大海外战区均设立了当地办事处或全资子公司,我们吸纳了一大批扎根当地、了解当地的本土人才,以本土团队为经营核心,帮助长城汽车更好地走进本土市场,且进行本土化合规经营;第三是品牌跨文化。GWM身为一家全球公司,我们要带给国际市场的不仅是产能在地化、经营本土化,更重要的是重构文化、融合品牌跨文化,将中国“有容乃大”的哲学底蕴与现代工业文明相融合,共生共发展;第四是供应链安全化。长城汽车通过战略合作、属地开发等方式,与合作伙伴构建生态联合体,零部件垂直整合率在70%以上。

王远力同时发出倡议,希望已经走出去和正在走出去的中国品牌,自律自制,坚守底线经营,主动承担作为中国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合力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竞争力,让中国品牌真正成为世界品牌。以技术领先、技术创新、高质量、高可靠、低碳环保的中国汽车形象扎根海外,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论坛组委会供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