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 媒体聚焦

【津云】从墨竹到篆“春”,经开区国际汉语班学员体验中国书画魅力

发布日期:2025-04-01 23:53 来源:津云
字号: |


2025年4月1日津云报道:

4月1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学院(以下简称“社区学院”)组织来自俄罗斯、阿富汗、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塞拉利昂等国的国际汉语班学员21人,到“泰达终身教育共同体”安德艺术培训学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中,培训学校负责人张喜顺老师,为外籍学员展示了翠绿的盆栽春竹,播放了“春竹、春笋”视频,感受中华大地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张喜顺老师示范了中国画中“墨竹”的绘画方法,现场指导外籍学员在卡纸上画墨竹。

随后,张喜顺老师向外籍学员介绍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历史和字体演变,现场展示“春”字的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种字体,带领外籍学员欣赏中国书法艺术之美并指导外籍学员现场用毛笔,蘸墨汁,在宣纸上,体验“春”字的篆书书写。现场指导外籍学员在画有墨竹的卡纸上,书写一个醒目的“春”字,完成一幅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作品。

体验活动中,外籍学员还学习了中华传统印章文化,从“大吉”“墨缘”等印章中挑选了自己喜爱的闲章,为自己刚刚完成的作品印上祝福。

活动的最后,外籍学员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欣赏了天津市著名国画家李增亭先生所绘的春夏秋冬四幅花鸟画条屏。通过《春色十分》《夏荷青青》《秋声图》《冬景》四幅画作,外籍学员领略了中华传统绘画艺术的风采、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哲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智慧。

第一次体验中国画,来自俄罗斯的丽丽就画得有模有样,得到了老师和志愿者们的称赞,她说:“以前画油画,可以先画线稿,但是中国画不一样,需要想象,每一笔我都画得很紧张,生怕画坏了。”

来自南开大学的埃塞俄比亚学生亚比在体验活动结束后,立即询问老师哪里可以继续上课,表示想继续学习中国画。她说:“我很喜欢艺术,此前也学过素描,中国画给了我前所未有的感受,我想继续学习。”

文化是桥梁,架起天津与世界的沟通渠道,促进了文化认同、文明互鉴;文化是纽带,连接了天津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民心相通,让友谊绵绵流长。外籍学员们从汉语班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文化中了解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天津,让他们感受到了天津的城市魅力与磁性,拉近了天津与世界的距离。

目前,滨海新区泰达街致力于为辖区外籍友人提供国际化社区教育,构建“泰达终身教育共同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外籍友人更好的认识天津、了解中国。

(津云新闻记者 霍艳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