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创新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浇筑防汛堤坝。这一举措既实现了固废资源化利用,又破解了高压线下施工难题,保障了园区能源管网防汛安全,实现环保与效益双赢。
南港工业区外部管廊堤坝是保障能源管网防汛安全的关键工程,面临高压电线纵横导致大型机械难以作业和传统混凝土浇筑空间受限两大挑战。为此,泰港运营公司联合南港生态公司创新采用“快速成型土基聚合技术”——将粉煤灰按科学配比注入特制固化剂,调配成流态固化材料。该材料具备类似流体混凝土的特性,适用于部分低矮管廊区域,可通过泵车输送。其在高压线下等受限空间内可实现自密实浇筑,无须大型机械即可完成施工。固化后的坝体不仅强度达标,更兼具较强的水稳定性与抗渗性(抗渗系数小于10—6CM/S),一举攻克了高压线下施工难、防汛性能要求高的双重难题,为受限空间工程施工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此外,该技术既克服了空间限制难题,又将施工效率提升了30%,同时将材料成本控制在传统混凝土的40%—50%,在降本增效的同时显著降低碳排放,为工程建设开辟出绿色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此次实践不仅为南港工业区外管廊筑牢防汛“生命线”,避免低洼区域管廊管线遭雨水浸泡,更以良好应用效果为其他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可复制路径。下一步,南港工业区将持续拓展创新环保技术应用场景,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