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 其他信息

上合时刻|共赴上合天津之约

发布日期:2025-08-31 12:03 来源:天津经开区—泰达
字号: |

图片

(一)

站在天津港极目远眺,旭日蓬勃、大潮奔涌。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东方气韵、开阔气象,在晨曦中生动而清晰。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渤海之滨举行。今天,世界瞩目天津。

走过24个年头,上合再“回家”。这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已发展成为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14个对话伙伴的大家庭,成为全球人口最多、地域最广、潜力巨大的综合性区域组织。

大国外交,主场时刻。借助这场盛会,人们既能思接千载,感受亘古亘今、推陈出新的中国文化,又能视通万里,借天津这扇窗,在城市开放包容、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中,领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上海合作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24年前的黄浦江畔,“上海精神”伴随着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而生。“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短短20个字,浓缩了上合组织的“根”与“魂”,指引着上合从以解决边界和安全问题为主题的区域组织拓展为军事、能源、贸易、人文交流等多方面合作的广阔平台,也为打造本地区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精神指引。

“朋友圈”越来越大,“含金量”越来越高,背后正是越来越多国家对“上海精神”的高度认同。上合组织不是封闭排他的“小圈子”,而是开放包容的“大家庭”,是紧密的命运共同体。百年变局之下,这样的精神弥足珍贵。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24年来,铁路公路、能源管道“连点成线”“织线成网”,连接出上合组织国家发展“亲密度”;中企投建的5G网络覆盖越来越多上合组织国家城市,中国生物技术“出海”育良种,共同发展的“蛋糕”越做越大。今年以来,中国援建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新国际机场迎来首个商业航班;中吉乌铁路项目正线工程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区域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加速形成……不同制度、不同文化国家共同书写的上合故事,彰显“上海精神”超越时代和地域的生命力和价值。

此刻,渤海之滨,沽水流霞,辉映满座高朋。“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将为世界带来什么?“行动”二字的分量很重。

“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上海合作组织要看准方向、坚定信心,高效行动、更有作为,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世界格局加速演变,面对时代之问,中国答案坚定不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休戚相关,人类命运与共,和合共生是人间正道。世界需要互尊互信、聚同化异,需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

以“中国行动”擦亮“上海精神”,以“中国引擎”驱动上合车轮,新时代的回响愈加响亮:“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

(二)

拥有怎样的胸襟,就会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

以“上海精神”为引领,上合组织打开了互利合作的广阔空间,走出一条互利共赢、共同繁荣之路。

一组数据具有说服力:2022年发布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年贸易发展报告》显示,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总值20年间增长近100倍,占全球贸易总值的比重从2001年的5.4%增长至2020年的17.5%。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贸易额达890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打造合作的样板,塑造共同的未来,世界需要这样的上合。

“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要有大国的胸怀和担当。”从百年奋斗征程中走来,从5000多年文明史中走来,从人类发展长河中走来,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

时代在变、国际格局在变,不变的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担当尽责、对公正合理国际秩序的不懈追求。

今天,世界发展寻路问道的脚步来到了天津。作为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天津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开放包容流淌在这座城市的血脉里。

在这里,开放是气质和追求。随着汽笛长鸣,满载数十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从天津东疆港新港北集装箱中心站启程。这列“钢铁驼队”穿越7800公里的欧亚大陆,途经蒙古、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最终抵达莫斯科。古丝路的悠扬驼铃化作飞驰而过的列车,传递的是货物,更是中国和世界携手共赢的理念。

在这里,开放是胸怀和视野。“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东部起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天津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海上,一艘艘远洋货轮在这里进出,“中国制造”“天津智造”从这里扬帆出海;内陆,一个个津企“走出去”,与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往来更加密切。一条条承载梦想的航线,一次次双向奔赴的牵手,不仅拉近距离,更打开机遇之门,映射当前中国与世界、上合与城市紧密相连、深度交融的宏伟画卷。

上合与天津的美好相约,见证城市发展,更催促城市进步,光荣与使命交汇同行。天津以河海襟怀拥抱上合、拥抱世界,城市之美,海纳百川而丰盈,内蕴厚实而强韧。把握机遇、用足优势、彰显特色,是这座城市肩上的使命,也是发展的空间与动力所在。

开放的劲风吹遍内陆,发展景象如此迷人。世界级大港吞吐新气象,与产业、城市融合成一幅互促互补协同的画卷;四通八达的高铁站、地铁站一通百通,市场机遇、消费活力、产业动能聚集、涌动、碰撞。现代化的城市与世界对话,凸显高质量发展的质感与成色。

创新的探索蔚然成风,城市内涵意蕴更加深厚。在不久前举办的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上,优质津企“组团”亮相。精密机械、智能装备等高科技产品,涌动着新质生产力的气息,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见证。用科技创新之“智”提升发展之“质”,用市场之需校正创新之供,创新浪潮正在有力推动城市迈向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初秋的晚风里,藏着一座城的期待。海河流光溢彩、美轮美奂,向世界发出“邀请函”——相约上合,一起聆听中国故事、天津故事。

(三)

天下之津,流淌着水一般灵动的东方神韵。众多河流相聚于此,汇成海河奔流入海,中国文化中的“海纳百川”有了一种具象呈现。

深厚的历史底蕴遇见激越的发展潮声,上合这面镜子,映照出更广阔的城市格局,也牵引出更强大的发展动能。透视天津的发展,它是河海津韵与现代都市交融的“天津特色”,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天津韵味,中国气象。这座城市河海交汇、港城相依,“天津有条叫海的河”,海河的名字是网络上的一个梗。到海河看夜景,如今已成为津城新风尚。“海河之夜”灯光秀常态化点亮,海河周边的建筑、桥梁、码头汇入城市夜景长卷。从沙漠驼铃到远洋货轮,从千里江山到宇宙星河,每一幅画面都讲述着中国与世界、历史与未来的故事。“海河夜景太浪漫了,从高空俯视,随意变换个角度就能拍出不一样的风格。”摄影师们将镜头对准海河,循着光与影,人们为拍一张图,奔赴一座城,又在与津城的亲密接触中,读懂它,爱上它。

霓虹映波,夜色浪漫,灯光照亮了海河的美,但海河之美不只闪耀在灯光下,更流淌于悠长文韵、烟火生活。河畔漫步,你会遇到一条老街:古文化街内,杨柳青木版年画色彩明丽,泥人张彩塑形神兼备,相声茶馆欢笑不断。你也会遇到一条新潮的街:天美艺术街区里,巨人雕塑极具艺术冲击,潮范儿小店藏着惊喜,工业风的岁月痕迹触手可及。

艺术在这里融入城市,走进生活。无论传统还是新潮,海河两岸的一处处细节,都在诉说着独特的河海故事。

河与海塑造了这座城的筋骨,滋养了这座城的血脉,和合之光跨越山海,跃动在这座水做的城。

相聚渤海之滨,不妨沿着水脉去探索。一路看“天津之眼”、访名人故居、体验非遗技艺、品品特色文创,尝一尝煎饼果子、麻花等津味美食……你会发现,河海津韵不仅可以看、可以尝,还可以装进行囊打包带走,它是如此鲜活,如此亲切,如此津津有味。

这就是天津。展开河海津韵长卷,扑面而来的,有醉人的烟火气,它们氤氲在漫步街头、畅游海河、品茗小酌、赶海拾贝的体验中;有奇妙的新鲜感,它们生发于文韵悠长、创意新颖、技艺精湛、国潮津韵的产品里;有“潮”气十足的现代范儿,它们流淌在津派风情浓厚、生活情调浓郁的空间中。

这就是中国。很古朴也很时尚,文明古韵与时代气息相得益彰。在这里,东方气韵搭档现代科技,让古老智慧以更轻盈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传统民俗牵手新潮业态,过去与未来在当下“撞了个满怀”。中华文明,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从历史中走来,在发展中绽放。

中国味、天津味、现代味、国际味,这是发展的味道。合作之光闪耀津城,携手共赴未来。

(四)

“天津最好的景点,是天津人。”如果给网友的这句话换个说法,“人人都是风景”再贴切不过。

“上合峰会在天津,现代都市纳百川……繁花盛开迎宾朋,文明天津展新颜”,一曲朗朗上口的天津快板,道出文明城市的韵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乐观豁达、热情好客的天津人进入“上合时间”,每个海河儿女都是东道主,都是“风景线”。

一场盛会,照见城市风骨。千面天津,由千千万万个不同的人一起勾勒。在五大道、利顺德博物馆、润园等地,高校志愿者上岗,多语种服务彰显城市“国际范儿”。在街头、茶馆、海河边,同“从不让话落地上”的天津人聊几句,就能体味到这座城市骨子里的乐观幽默。

乐活,是天津人的人生态度,也是这座城市的烟火日常。在社区、街道,热心的邻居大姨走街串巷查找安全隐患,细心的快递小哥成为环境维护者和民情观察员……热情、热心,是天津人的一种底色。

河水更清了、夜景更美了、环境更整洁了、人们奔赴天津的理由更多了……在对上合翘首以盼的日子里,这些润物无声、实实在在的变化,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中,城市更有魅力,生活更有滋味。

这也折射出天津人的一种姿态:世界聚光灯下,我们要展现的,既是一个精彩的天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画卷徐徐铺展,也是一个文明的天津,文化底蕴深厚、文明新风怡人。以文明擦亮城市底色,全力以赴把峰会办出中国气派、天津特色,文明、自信、友好地迎接四海宾朋,是市民们的共同心愿。

半个多世纪前,智利诗人聂鲁达写下《新中国之歌》:“从海洋到海洋,从平原到雪山,世界各民族一起望着你……”今天,世界正望向中国,望向天津。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掀开上合组织发展历程的崭新一页。

以博大的人文情怀观照人类命运,以兼容并蓄的胸襟超越隔阂冲突,以和合共生的愿景凝聚发展合力,从天津再出发,上合正青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