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国内首批自主研发的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设备系统在津集成完工,进入测试验收阶段,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柔性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拥有视觉识别能力,具有高度灵活性、环境适应性等特点,适用于复杂环境下多种类、定制化的焊接工作。作为海洋油气工程行业“十四五”重大科技项目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课题之一,此次集成完工的首批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可进行组块节点智能焊接、管节点预制智能组对焊接、深水导管架加强环及压溃环智能焊接,设备系统单机最大承载工件能力达30吨,设计寿命20年,核心软件与工艺库实现100%国产化,填补了我国海洋工程智能化焊接装备领域的技术空白。
经了解,项目团队先后攻克了多项行业技术难题,实现10余项国内技术创新,使机器人能一键启动并完成产品部件智能焊接,同时具备焊接轨迹智能纠偏、双面四丝智能填充等功能。该团队后续还将推动我国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装备从“焊得了”向“焊得精、焊得快”升级,为海洋工程制造行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