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津市充分发挥天津港、自贸试验区、国家级经开区等重大平台开放创新优势,利用雄厚的产业基础,持续做实做深“融合”与“融入”文章。如今,本市与上合组织国家的经贸合作质量水平不断提升,货物贸易快速增长、服务贸易深化拓展、吸引投资稳步提升、对外投资不断扩大,一批掷地有声的“硕果”已挂满枝头。
资料图
2024年,天津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额达到895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出口额692亿元、增长20%,进口额203亿元、增长28%;进出口额、出口额、进口额分别占全市总数的11%、17.7%、4.8%,较2023年分别提高1.8、1.9、1.2个百分点。目前,机电产品是本市出口的主要产品,占出口额的48%。
与此同时,去年天津市企业承接了18个上合组织国家的服务外包业务,主要集中在工程管理、工业设计、供应链、信息技术和文化创意领域,执行额达到16.5亿美元,同比增长3.3倍,占全市离岸服务外包总额的29.2%。此外,天津还与上合组织国家缔结20对友城,并设立10个鲁班工坊,具有丰富的对外交往平台资源。
此外,上合组织国家也在本市设立了471家企业,累计实际投资金额达9.7亿美元。仅在2024年,上合组织国家就在天津新设企业44家。其中,中国与沙特合资的中沙石化有限公司新建了26万吨聚碳酸酯工厂,主要生产PC树脂。
而随着本市对外投资的不断扩大,截至去年,天津在上合组织国家备案境外企业机构也达到了101家,中方投资额达24亿美元。2024年,天津在上合组织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5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3亿美元。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已有近200家企业入驻,实际投资额30亿美元,累计销售额53亿美元,中国巨石、西电国际、美的、新兴铸管、海信等多家龙头企业入区发展。乌中明源丝路自由贸易特区,总投资额近1亿美元,目前已吸引入驻企业13家。
据介绍,下一步,天津将持续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高水平经贸合作,不断拓展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共赢发展空间,着力深化与上合组织国家在投资、工程、贸易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充分发挥出上合组织“天津印记”的带动辐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