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天津进入主汛期 防汛指挥部发布安全提示

发布日期:2025-07-15 13:58 来源:天津经开区—泰达
字号: |

亲爱的市民朋友:

7月15日,我市进入主汛期,据气象部门预测,我市今年汛期降水量总体偏多,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或频繁登场,城市内涝、河流洪水、风暴潮、山洪和地质灾害等风险也随之升高,这些都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为了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已严阵以待,全力筑牢防汛安全网。在此,也为您送上一份汛期安全提示,希望能伴您和家人平安度汛:
     一、时刻关注天气预警 心中有数早准备 天气多变,预警先行。请您留意天津电视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发布的天气预报、预警和风险提示。如遇天气异常变化,建议您调整行程,尽量减少外出,尤其要避开靠山临海周边、河道行洪区、蓄滞洪区及低洼地带等危险区域。
     二、雨天出行多谨慎 安全第一记心间 暴雨突至时,还请留意防汛安全警示标志,避开排水井、沟渠,就近寻找安全避险场所暂避。雨中骑车打伞非明智之举,当慎之又慎。遇有紧急情况时,请及时拨打110、119、120等电话求助,讲明事发地点、险情程度、被困人数等。雨天驾车出行前,务必及时查询路况,下凹式立交桥、下沉路、隧道、涵洞等易积水处需格外警惕,提前规划绕行路线。若您已行驶在积水路段,请保持车速适中,并听从交警、城管、排水、交通等部门的指挥疏导,切勿逞强涉水。万一车辆在积水中熄火,不要二次打火,请迅速判断形势,果断弃车转移到安全地带。雨天里,游泳、登山、垂钓等户外活动可以停一停,河湖、坑塘更要敬而远之,谨防水位猛涨带来危险。
     三、警惕雷电天气 自我保护要到位 遇到雷雨天气,请及时关闭电器开关、门窗。涵洞、立交桥低洼区、较高墙体、广告牌和树下,都不是避雨的好去处。此时尽量不拨打手机聊天,远离危陋房屋更稳妥。若见高压线铁塔歪斜、电线低垂或折断,请您务必远离,严防触电。
     四、山区游玩要留心 防范山洪泥石流 山区旅游前,多关注当地天气预报,若有强降雨,建议您调整行程。山区雨中行,要提防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不速之客”,时刻注意周围的异常变化、提前规划逃生路线。一旦发现异常(如山洪声响、河水浑浊上涨等),请立即向山坡、高地转移,沿山坡横向跑开是上策,切勿顺坡而下或沿山谷出口向下游跑。不要轻易尝试游泳转移,如不幸被洪水围困,立即利用通信工具求救,准确告知方位和水势,为营救争取时间。
     五、沿海居民请注意 风暴潮来听指挥 生活在沿海地区的朋友们,请注意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和网络关于风暴潮的预警信息。一旦风暴潮来袭,请务必听从政府统一安排,保持冷静,尽快撤离。离家前,记得关闭所有电器开关,如时间允许,可将家用电器移至高处。
     广大市民朋友们,汛期安全,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增强防汛减灾意识,提高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好的守护。如果接到政府部门的转移通知,请您以生命为重,不恋财物,听从指挥,及时转移。您和家人的平安,是我们最大的牵挂。全市安全度汛,需要我们同心协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筑汛期安全防线,守护家园平安。



天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2025年7月15日       

每年进入七月下旬,北方“七下八上”主汛期也正式拉开帷幕。那么,“七下八上”究竟是啥?为啥这个时期北方总下暴雨?这个时期为啥是北方防汛关键期?

什么是“七下八上”?

北方的小伙伴有没有感觉,每年的“七下八上”这个时期总会下暴雨。气象上,“七下八上”一般是指每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我国华北、东北地区降水最为集中的一段时期。有时候“七下八上”的“在岗”时间也可以延伸为7月中旬后半段到8月中旬后半段,大约一个月。

每年“七下八上”期间,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及东北地区降水天气明显增多,容易出现洪涝及次生灾害,如城市内涝、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同时南海和西太平洋的台风活动进入活跃期,沿海地区易受台风、降水和风暴潮影响。

“七下八上”为何如此多雨?

“七下八上”时期,雨水在北方狂刷“存在感”,短短一个月左右,北方地区降雨量就会占到全年雨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华北、黄淮地区、东北,以及位于黄土高原的陕、甘、宁等地都将迎来一年中最集中的降雨。

为什么北方一年的雨都下在这个时候?这与副热带高压有关。每年7月下旬前后,夏季风的北边缘推进到了华北地区,同时,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相对稳定地维持在北纬25°以北,副热带高压就像一个水汽“传送带”,借助其西南侧的西南气流或偏东气流把洋面上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为华北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暖湿气流一旦与东移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就容易形成强降水或持续性降水。

当然,北方暴雨的产生也少不了地形“靠山”的推波助澜:太行山脉呈南北走向横亘于华北中部,是东部地区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对华北天气系统特别是暴雨有着重要影响。比如北京2016年7月19日至21日的暴雨,就与太行山脉对水汽、暖湿气流的强迫抬升有关。

此外,“七下八上”也是西北太平洋台风活跃的时期,由于台风本身携带大量的水汽,一旦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北上,会造成防汛形势陡然紧张。例如2023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登陆后,其残余环流继续北上,为山东、京津冀及辽宁等地带来大范围强降水。

image.png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南方地区一年中往往有多个多雨时期,而北方多雨期则集中在“七下八上”阶段。北方对于暴雨的承载能力比南方稍弱,所以这一时期尤其需要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准备。

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时期,外出时应及时关注最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防范强降雨及其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汛期避险指南请收好。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