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jin Economic-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部门直通车

国赛摘金|经开区“工匠”闪耀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

发布日期:2025-09-28 14:18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字号: |

近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河南郑州闭幕。经开区派出三名选手在赛场上顽强拼搏、奋力进取,经过三天的激烈比拼,最终我区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员工杨勇斩获化工总控赛项金牌!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员工陈浚鑫、天津渤海化学试剂有限责任公司员工付晨分获飞机维修、水处理技术赛项优胜奖,并进入世赛项目国家集训队,三名选手的优异表现充分展示出泰达工匠精神,更代表了当前经开区产业人才队伍的技术技能水平!

图片

化工总控项目金牌选手杨勇

全国技能大赛是我国赛事规格最高、竞赛项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本届大赛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承办,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来自全国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选手围绕106个竞赛项目参赛。此次比赛,天津代表团共派出116名选手参加全部106个项目,最终共获得4金3银10铜77优胜的好成绩。

图片

开幕式天津代表队

本届大赛中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领域赛项占比超50%,17个新职业赛项展现新技术、新技能发展的最新趋势。参赛选手方面,从年龄来看,既有来自院校的“技能新星”,也有长期坚守一线的“老师傅”,年龄跨度从16岁至57岁;从身份来看,技工院校学生、企业职工分别占比58%、21%,企业职工占比增加;从学历来看,博士、硕士、本科人数占比33%,高学历参赛选手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前沿技术技能领域。

化工总控项目金牌选手杨勇是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一名生产一线的班组长,扎根一线生产20余年,始终没有放弃过对技术的追求,本次比赛杨勇不仅拿到了金牌,还获得了参赛代表团最佳选手奖。智能化成为该项比赛难点和亮点,选手需要综合运用先进控制、数字孪生、动态建模等“新型生产工具”和“新技术”,让化工生产装置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杨勇在赛后表示:“这次比赛中,我感到智能化生产一定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只固守传统操作方式肯定是不适合现代化生产的。所以,我回去也会把这次比赛中获得的经验总结起来,传授给班组的年轻人们,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技术水平”。

图片

杨勇  化工总控项目选手

飞机维修赛项优胜奖选手陈浚鑫来自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该项比赛现场将真实飞机模型引入现场,选手们需要在五个高难度模块中展开角逐,熟练掌握英语,熟悉飞机、发动机、结构、液压、操纵、航电等系统的原理和组成,具备钣金、铆接、导线制作、机务检查维护和复合材料缺陷修复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并根据赛题做出0.5毫米公差,角度30分公差的零件,全部要求选手手动制作完成。陈浚鑫虽然是第一次参加比赛,但毫不怯场,他在赛后表示:“对自己的成绩还比较满意,掌握了非常多的技能。我还入围了国家集训队,向世赛发起冲击,技能照亮前程,我相信只要肯钻研技术,将来就一定会有技能人才的‘一席之地’” 。

图片

陈浚鑫 飞机维修项目选手

水处理技术赛项优胜奖选手付晨来自天津渤海化学试剂有限责任公司,该赛项要求运用跨专业综合知识,选手一个人管理整座城市污水或者工业废水处理厂,并在15个小时的极限时间内完成水质分析、混凝实验优化操作等多个实验的考核,要求选手能够观察、识别、维护、控制和修理供水及废水处理系统的设备及拟定计划和报告,并按照相关要求独立完成工作。付晨在赛后表示:“非常考验技能和心理素质,虽然比赛过程很辛苦,但是能来到国家级赛场是非常宝贵的机会,对我今后的成长很有帮助”。

图片

付晨 水处理技术项目选手

经开区选手在本届大赛中摘得宝贵金牌并取得优异成绩,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区域长期重视技能人才培养的结果。近年来,经开区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多措并举强化产业工人技能培训,锻造高技能人才,培育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为制造业立区赋能。一是注重建设培养载体,截至目前,经开区已获批认定64家企业培训中心、5家企业公共实训基地、26家“泰达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单位、9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7家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家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二是注重开展多样培训,经开区建立以企业培训中心为龙头、技能大师工作室为抓手、各级各类院校和培训机构为主体、其他培训形式为补充的现代培训制度与体系,着重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培训,重点培养高技能人才、行业和产业紧缺的技能人才,近年开展各类培训超过20万人次。三是注重培育能工巧匠,通过树立泰达工匠、泰达杯竞赛品牌,持续拓宽技能人才发展空间,技艺精湛、精益求精的高技能领军人才不断涌现,截至目前,经开区共有1人荣获“大国工匠”,10人入选“海河工匠”,60余人获评国家级、市级“技术能手”以及滨海新区“技能大师”等荣誉称号。

下一步,经开区将继续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新时代“泰达工匠”,并通过积极构建区域常态化、多角度、互通式的技能人才培养格局,不断增强区域先进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技能人才培养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技能人才培养良性互动,持续为经开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技能人才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