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保护的时代浪潮中,天津经开区勇立潮头,积极投身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扎实行动,为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生物多样性的丰富贡献力量,奏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乐章。
一、光影捕鸟韵,大赛启热潮
2025年,经开区成功举办了“诺和诺德”杯鸟类摄影大赛。这场大赛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参与,他们用镜头捕捉鸟类在经开区栖息、觅食、飞翔的精彩瞬间。每一幅作品都像是一扇窗,透过它,人们看到了经开区丰富的鸟类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大赛的举办,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成为了向公众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动课堂。这些精美的摄影作品激发了公众对鸟类保护的热情,让更多人意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进而参与到生态保护行动中来。
二、政企齐携手,调研护飞禽
天津经开区与诺和诺德紧密合作,联合开展了经开区核心区鸟类调查项目。自今年5月起至12月,专业的生态研究团队在诺和诺德的支持下,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对经开区核心区的鸟类种类、数量、栖息地等开启系统地监测与分析。通过这项工作,将全面掌握区域内鸟类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后续生态保护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三、联盟聚合力,共筑生态梦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征程中,天津经开区成立了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由诺和诺德发起,联合区域19家企业共同组建。联盟的成立标志着经开区企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迈出了坚实的合作步伐。第一次全体成员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公约(草案)》,这为联盟的运作和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未来,联盟将充分发挥成员单位在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各类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如组织环保公益行动、推广绿色生产技术等,凝聚企业力量,共同推动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
四、借势宣传日,播撒环保种
经开区深知提升公民保护意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故而积极借势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国生态日等重要契机,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贴近群众的活动。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组织了“走进自然・共赏飞羽”观鸟活动,邀请专业的鸟类研究者带队,带领公众走进南港工业区,现场讲解鸟类的生活习性、辨别方法等知识,让大家在与鸟类的近距离接触中感受自然之美。同时,生态日“天津经开区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活动基地”正式落户七里海湿地,该基地将为企业提供物种监测、生态修复等实践平台,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效机制。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像一颗颗环保的种子,播撒在企业和公民心中,有效提升了公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让更多人主动成为生态保护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五、南港多举措,海岸绽绿花
南港工业区作为化工园区,更加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首先,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对区域内的植物、鸟类等种类、分布情况等进行详细摸底,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南港工业区生物多样性观测站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中,建成后将对生物多样性进行长期、实时的监测。每年南港工业区还会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向海洋中投放大量的鱼苗、虾苗等,补充海洋生物资源,维护海洋生态平衡。此外,南港工业区生态海堤、生态廊道等重大生态修复项目预计2025年全部建成。这些项目通过植被恢复、栖息地重建等措施,为众多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实现了化工产业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天津经开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上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经开区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模式、新方法,深化“园区—企业—社会”联动的保护模式,动员更多力量参与其中,让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为构建万物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而不懈努力,让天津经开区成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典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