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 泰达新闻

经开区政务服务办“一中心+多网点”服务实现“一门办、就近也能办”!

发布日期:2022-05-31 10:30 来源:泰达政务服务平台
字号: |

为更好地服务经开区市场主体,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经开区政务办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大厅,因“园”施策开展多形式的飞地园区服务延伸工作。目前,经开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的政务大厅基本建成,网点数量与服务场景越来越丰富,通过“一中心+多网点”的服务,实现“一门办、就近也能办”的改革效果,企业获得感、满意度显著增强。

“一中心”:建成企业全生命周期政务大厅

政务办深度剖析企业从初创、经营到注销各个发展环节中的政务服务需求,对政务服务内容进行细化,丰富服务资源,进一步提升政务大厅“一站式”“一窗式”“套餐式”办事体验,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立足企业需求,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进驻

充分调研企业需求,清单式梳理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将企业需求清单转变为服务供给清单(共20大项)。在实现经开区行政许可事项“只进一门”办理的基础上,对接有关部门,细化服务场景,丰富服务资源,持续推动金融服务、涉外服务、法务咨询等政务服务类事项分批次进驻,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不断完善。

提升服务效能,建设泰达特色的综合窗口

打造三类综合窗口:政务综合窗口承接商事登记、建设项目、准入许可等485项行政许可事项接件受理工作,其中34项在窗口当场审批、马上办结、即时出证;国际贸易综窗做好相关政策指导与资源推介,打造自贸服务“直通车”;人力人才综窗推行“综合柜员制”+“次日结”,办事人可在任一综合窗口进件,切实提升一站式服务效能。

优化办事体验,提升企业满意度

推动关联性强、办事需求量大的多个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为企业提供“主题式”“套餐式”帮办代办服务;畅通咨询电话、“智齿”客服、微信群、“泰e办”小程序等多种远程帮办渠道,为政务服务“不见面”提供有力支撑;引导企业通过“一事一评”、“一次一评”反馈意见建议,同时定期主动开展满意度回访,结合企业反馈的难点堵点,持续推动服务优化。

目前中心已实现19家部门、718项业务“一站式”办理,涵盖从企业开办、用工退工、社保缴纳、许可运营、项目建设、金融服务、人才落户、法务咨询等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所需要办理的各项服务,企业办事便利化大幅提升。综窗模式实现了无差别叫号、无差别办理,进一步提升了窗口利用率。目前能够在综窗接件的业务类型增加40%,叫号等待时长平均减少25%,有效改善原本窗口忙闲不均的情形,也进一步提高窗口标准化建设水平。通过流程梳理与再造,丰富“一件事”场景近10项,“一企一证”49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一次发证”。2022年第一季度,中心提供线下代理帮办3600余次,线上远程帮办超过2万次,通过电话回访、评价PAD、泰e办小程序多种形式开展评价8500余次,综合满意度99.8%。

“多网点”:推动政务服务多点延伸

为解决企业办事“距离远、多跑腿”的问题,政务办深入调研,根据各园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按“园”施策,先后联合片区管理局、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重点商圈等,以政务服务工作站、政银合作服务站、智能审批服务点等为载体,向企业提供多元化、“家门口”的政务服务,打造“10分钟”政务服务圈。

建立延伸服务工作机制

通过发放问卷、企业座谈、信息确认等方式,掌握企业实际需求,结合调研结果制定《经开区政务办政务延伸服务工作规范管理办法》,建立“主动上门、随叫随到”的工作模式,并且梳理部门职责,优化工作流程,为政务服务延伸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做好标准化的建站工作

推进物理空间建设,做好统一标识设计等环境软装,配齐相关硬件设施、办公用品,确保具备正常运营条件;建立常态化业务能力提升机制,开展岗前集中培训,做好日常学习精进,定期开放大厅一线岗位现场实践,确保园区事、园区办。

分类分层次推行多种延伸模式

针对企业数量多、办事频次高、业务种类多元的园区(如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探索政银合作、政企合作等模式,建站后由专人提供咨询、接件、服企、招商等多元延伸服务;针对业务类型相对单一、办事频次相对较低、部分事项专业度较强的园区(如现代产业园),通过布设各类自助终端机,打造远程移动窗口,开展远程接件、自助查询、视频连线、电话咨询、文件邮寄,实现园区政务服务事项智能审批、远程办理,定期由专人进行现场办公。

主动做好靠前服务

以工作站为载体,政务办建立点位联络人机制,定期主动走访,不定期随叫随到,做到送政策、送服务、送证照等上门服务,减少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时,发挥政务服务中心职能,协调各部门组建“宣讲团”,在4月14日、5月7日,联合建管中心、医保中心等部门,先后赴现代产业园、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开展服务延伸,为数十家企业代表开展业务知识培训、智能网报指导、最新政策解读等,解决企业办事难题,提振产业发展信心。

自服务延伸工作开展以来,政务办在滨海-中关村、西青微电子、汉沽现代产业园、武清逸仙园、宁河一汽大众基地等5个园区建站(南港工业区政务工作站即将投入使用),近期在滨海文化中心、万达广场等重点文化场所与商圈也建立站点,成为了全市首个进驻大型文化综合体的政务服务工作站。依托各点位累计提供商事登记、人力社保、建设项目等各类服务超过3000次,上门服务100余次,变企业来回跑为主动上门服务,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先后为100余飞地园区的重点企业建立一企一档,深入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企业座谈会近10场,为各类产业调研、项目招商、政务服务等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加强了区域与区域间、部门与部门间、政府与企业间的联动,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企业需求为导向、政府部门做保障、多方资源共参与”的交互路径,切实提高了政策宣贯的力度和企业群众的获得感。

下一步,政务办将以大厅精细化管理为基础,全面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各部门协调联动,探索各部门、各项业务有机衔接,持续优化从企业注册到后续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多种事项并联办理,提供“主题式”、“套餐式”帮办代理服务,激活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化学反应”。研判园区产业发展与企业需求,围绕高频办理事项,因园施策丰富“园区事、园区办”的事项清单。依托自助终端机等信息化设备与在线视频服务,拓宽服务点位覆盖范围。聚拢服务资源,充分发挥各类延伸服务点位的政企交互桥梁作用,将单一的政务服务向“政务服务+企业服务+招商服务”转变,给园区企业带来切实的获得感。充分发挥中心“聚”“联”职能,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畅通政企交互渠道,积极回应市场主体关切,做到“企业吹哨、中心组织、部门报道”。通过座谈宣讲、现场办公、线上培训、实时直播等形式,将与企业经营发展密切相关的最新政策、改革举措送到企业手中,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树立泰达政务品牌。

经开区始终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彰显政务服务的民本情怀,坚持企有所呼、我有所应,整合政务服务资源,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以“一中心、多网点”的政务服务体系激活营商环境一盘棋,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便捷度和覆盖度,为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政务服务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