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扬帆,创新逐浪。渤海之滨天津素来是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前沿高地,2015年4月21日,我国北方首个自贸区在这里挂牌成立,令这片热土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中心商务片区是天津自贸区的三大片区之一,重点发展以金融创新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这里也是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国家首批产融合作试点城区,还是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的重要承载区。
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10年来,中心商务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积极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试点,持续构建有利于金融主体聚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产业环境。截至目前,天津自贸区中心商务片区聚集市场主体超过3.5万家,其中设有金融、类金融机构近3000家,资金管理规模超过3.5万亿元。片区已累计探索形成110余项改革创新经验在全国或天津市复制推广,实现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自贸试验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高地,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在这一战略指引下,如何帮助企业更好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
10年来,天津自贸区中心商务片区锚定“重点发展以金融创新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的功能定位,通过制度创新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耦合,构建起覆盖审批服务、架构搭建、涉税咨询、尽职调查等全链条的跨境投融资服务体系。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显著提升了实体企业跨境经营的便利化水平,更形成了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天津范式”,为全国自贸区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本。
创新产品
从“玻璃门”到“高速路”
以往企业在开展国际业务时,常常面临着回款周期长、占用资金多、汇率波动影响等问题,中心商务片区在全国率先完成的首笔跨境人民币保理业务,就很好地解决了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
这笔业务由片区企业安途金信商业保理有限公司落地实施,以民航机票售卖全程业务数据为交易基础,以跨境人民币为结算方式,形成了境外机票的人民币售卖—人民币保理—人民币应收账款收回的闭环管理,开拓了跨境保理业务由商业保理公司办理的新模式。
“这一创新大幅提高了企业融资效率,航空公司最快3天即可获得应收账款融资,资金周转缩短约60天。”天津经开区产融发展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业务成功不仅突破国内商业保理公司针对境外应收账款开展跨境保理业务的条件限制,还拓宽人民币跨境应用场景,今后可以采用该模式为更多的“走出去”企业提供保理服务。
基于市场痛点难点实施的金融创新,10年来在中心商务片区频频上演。越来越多的金融改革创新成果被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让企业真切感受和体验自贸区不断升级的先行先试探索,越来越便利的贸易投资环境,以及更多与国际接轨的跨境金融服务。
当跨境资本流动的“玻璃门”变为“高速路”,实体经济领域的经营者敏锐地捕捉到时代机遇,金融改革创新的“源头活水”正源源不断汇入产业全球化布局的“浩瀚江海”。
去年下半年,泰达生物医药领军企业之一凯莱英的首个欧洲研发生产基地正式启用。作为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该基地启用后将进一步支撑凯莱英完善全球供应链体系,提升其CDMO业务的全球供应能力,满足更广泛的全球合作伙伴药品研发与生产需求。
凯莱英医药集团CEO兼董事长洪浩博士表示,未来公司将依托该基地,进一步推进海外商业化产能建设,加快新技术在海外的推广和应用,持续深化与海外客户的合作深度,形成凯莱英全球化供应网络的新格局。
企业能顺利成功“向外走”,离不开片区内持续优化的跨境投融资环境。在金融开放政策的“活水”滋养下,2016—2024年,天津经开区共完成200笔对外直接投资,投资额接近35亿美元,投资目的国分布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以及亚洲各国。
10年来,依托自贸区的政策支持,中心商务片区鼓励各项金融创新,韩华投资、润晖投资获批外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资质,为北方地区创新首批;境外投资基金试点、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在这里率先落地,区内进益资本等4家机构获得境外投资基金业务额度8.5亿美元,春华资本、斯道资本等投资机构在区内落地31只外资基金项目,实际到位资金超过10亿美元。良好的资源禀赋赋予了中心商务片区探索跨境投融资的先天优势,一个完整的“走出去”“引进来”跨境投融资产品生态圈正在这里蔚然形成。
搭建平台
从“多头跑”到“一站通”
产品有了,但一些现实难点无法回避,比如投融资信息分散、服务环节涉及多部门等。如何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打通资金跨境流动的难点、堵点,为企业带来更高效的跨境投融资服务,是中心商务片区持续思考的问题。
以跨境“一站式”服务为靶点,2022年底,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批复同意在天津经开区设立跨境投融资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这里建立了“政府+银行+中介”联合服务机制,打通审批服务、架构搭建、涉税咨询、尽职调查等跨境综合服务环节,覆盖企业事前引导、事中辅导、事后督导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为企业提供常态化一站式的跨境投融资专业服务;同时,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跨境业务服务优势,不断提高跨境投融资业务审批时效。与发展改革委、商务局等主管部门建立日常联络机制,指导企业项目架构搭建,对项目进行综合研判。企业可以全程线上提交审批材料,最大程度压缩备案审批时间。
近年来,在服务效能不断提升的同时,服务中心还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网络。通过举办各类跨境业务对接交流活动,促进区内企业、银行、券商等机构针对不同跨境业务需求进行深入交流,持续积极拓展“朋友圈”。
去年底,博满澳财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满集团)中国总部正式落地中心商务片区。“这里高效的服务水平和投资便利化政策,是吸引集团落地的重要因素。未来中国总部将以天津为起点,充分发挥在金融领域的专业优势,搭建起中澳金融合作的新桥梁。”博满集团创始人高松谕表示。依托丰富的澳洲资源,这里成功举办了“中澳产业与资本对接交流会”,并作为服务中心的“澳洲出海企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咨询、ASX上市辅导、跨境并购、基金托管等跨境投融资服务。通过博满集团的协助,片区内天津瑞华汇盈能源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功收购澳大利亚Theta Gold Mines Limited 14.27%的股权。
让资源高效对接、自由流动起来,是平台的天然优势。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平台优势,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携手,在外汇便利化、跨境资金池、FT账户便利化、资本市场服务、贸易新业态等方面形成13个特色案例。
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天津经验”,正悄然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充沛动能,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天津自贸区迈入“新十年”之际,中心商务片区将持续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服务企业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为国家试制度、测压力、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