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 泰达新闻

天津经开区上半年科技“成绩单”喜报连连

发布日期:2025-08-01 09:13 来源:天津经开区—泰达
字号: |

2025年上半年,天津经开区科技创新工作多维发力、成果丰硕。在创新资源方面,国家级高质量科技企业数量、R&D经费投入、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市榜首。在生态构建方面,正式印发新版科技政策,经开区天使投资基金启动运营,首批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成功入选。在科创平台落地方面,实现多个区域前沿智能科研平台率先落地。

image.png

创新资源集聚  研发水平实现新跃升

2025年,天津市启动国家级高质量科技企业推选及天津市猎豹企业评价工作,目前,经开区22家企业入选天津市首批国家级高质量科技企业初选名单,总量全市第一。通过对企业营收规模、研发强度、科技人才储备、创新积分等创新能力指标的综合评估,超40家经开区企业达标天津市猎豹企业评价条件,数量保持全市领先。

image.png

天津经开区不断推动研发机构提质增效,航天瑞莱科技成为2025年天津市唯一获批组建市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数量连续四年保持全市第一;七一二通信等12家单位通过天津市企业重点实验室验收,数量占新区比重超50%,创历年纪录,同时,“三心一室”总量达201家,提前完成“十四五”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建设目标。

天津经开区企业研发实力不断进阶,成果与人才实现双维突破。截至6月底,天津经开区企业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奖数量及质量创历史新高,20家企业27项成果获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项目达16项。飞旋科技联合8所高校斩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速高负载磁悬浮轴承关键技术”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同时,5人入选滨海新区第四批杰出科技人才,连续四批次居滨海新区首位。

生态构建升级  聚焦未来打造新优势

5月9日,天津经开区正式印发《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深入推进科技创新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措施》,这份“重量级”政策支撑起区域创新全链条的政策体系,为科技政策优化迭代提供指引。 

image.png

天津经开区积极布局未来产业,牵头申报首批天津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并成功入选。落实天津市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方案和滨海新区“8151”工程,因地制宜推动未来产业发展,在“未来智能、生命科学、前沿材料”三大核心赛道形成创新优势,具备争创国家级先导区“入场券”。针对未来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经开区已初步构建“4+2+X”未来产业发展布局思路,在夯实科技策源能力、加强场景示范牵引等方面提出创新举措。

 在搭建研产协同平台方面,天津经开区以促进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为目标,上半年累计开展16场活动拓展研产对接渠道,其中,启动成果转化“萤火计划”,举办“医药大健康专场”对接活动,聚焦科创企业出海需求,整合多元服务内容,辐射京津冀。推动8场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度对接活动,一汽丰田研发、中汽研、长征火箭、辰星自动化等企业与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开展“校企握手·科转小桌局”活动。深度参与中科院对接活动,推动天津渤化化工与中科院新疆理化所合作,拟替代美国进口甲醇制烯烃工艺,推动关键技术国产化落地。

引智育新攀高  科创平台取得新突破

image.png

今年,天津经开区握稳科创平台落地“接力棒”。天津科技大学产学研融合合作向新向实,获批生物性纤维全国重点实验室,上市龙头企业上海润达医疗联合泰心医院成立区域首个AI医智体科研平台;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天津分中心获批成立,填补区域工业防护数据空白。新兴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新增全钒液流电池生产、销售,全产业链主体落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