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外输管道工程与国家管网天津LNG外输管道互联互通联络线动火连头作业圆满完成,标志着该项目外输管道工程三处互联互通节点全部完成,为京津冀地区天然气供应再添一道坚实屏障。
作为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重点项目,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占地53万平方米。项目建设内容包括1座年接卸能力为500万吨、可最大靠泊26.6万立方米LNG运输船舶的LNG码头,10座LNG储罐,最大日气化能力6000万立方米的气化设施和26台槽车装载设施,以及1条全长217公里、日输气能力为60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外输管线。
该外输管道工程横跨天津、河北、北京三个省市,通过沿途分输站、阀室等设施进行上、下载操作,实现京津冀地区天然气供应的全方位覆盖。项目与国家管网达成互联互通后,将进一步融入全国管网的天然气资源配置体系,增强资源调度与应急保障能力。
为确保本次动火连头作业顺利进行,北京燃气集团提前谋划、精心组织,针对关键环节和风险点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经过全体人员7天的连续奋战,作业一次性成功完成,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要求,显著提升了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对首都天然气保供的可靠性。
在夯实硬件基础的同时,项目积极推动运维体系智能化升级。智能巡检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场站日常巡查,具备24小时不间断精准采集数据与实时监控能力,可及时发现管道泄漏等安全隐患,实现站内设备与环境状态的全面感知与数据分析。项目还配备了防爆挂轨机器人、轮式巡检机器人等“机器人帮手”,可大幅降低人工成本与安全风险,有效解决漏检风险和隐患问题,全面提升项目巡检质量与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从项目建设的扎实推进到互联互通的顺利贯通,从运维管理的精益求精到科技手段的全面赋能,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正以扎实的工程成果与智能化运营体系,有力筑牢京津冀地区能源安全屏障,为国家清洁能源供应与绿色低碳转型贡献“燃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