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服务超千人次,线上业务申报量超30万件,“泰省事”平台让企业和群众享受“指尖办、随时办、马上办”的便捷服务。日前,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天津经开区)召开新闻发布会,系统介绍智慧人社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成果。
经过四年探索实践,天津经开区已构建起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一窗通办”和“线上为主、线下为辅”为特征的智慧人社服务保障体系,打造出全国领先的“泰达特色”服务新模式。

面对数字时代发展需求,天津经开区人社部门坚持“最优、最简、最快”工作标准,通过技术赋能、流程再造和服务创新,打造了“一次办、一窗办、线下办、掌上办、网上办、马上办”的“六办”服务模式。
目前,天津经开区人社部门日均处理业务400余件,接听咨询电话600余通,接待来电来访超1000人次,实现了从“有”向“优”、从“能办”到“好办”的重大转变。
自2020年起打造的“泰省事”线上智慧办事大厅,现已注册重点企业1.1万家,个人用户达2.5万,总业务申报量突破30万件。平台经过多次迭代升级,已形成集微信号、小程序于一体的线上业务受理矩阵,成为泰达人社服务的“金字招牌”。
“022-25202020”人社综合服务呼叫中心今年完成升级,实现“拨1可办事、拨2能维权”,日均解决实际问题超600件,年接听时长达38万分钟。系统还能智能识别群众业务需求,自动推送线上经办链接,引导“指尖办理”。

今年5月,天津经开区在全市率先开设电子阅档专区,成为首个实现对外无纸化阅档的区级人才中心。截至目前,已为932家企业调阅电子档案超10万页。8月,全国首创的自助提档柜上线,实现档案流转全流程自助服务。9月,数字员工“泰博特2.0”正式上岗,集成在线约号、自助申报等五大功能,提供全天候智能服务。
2021年起,天津经开区创新推行“一门综窗”改革,在全国人社系统内首创窗口科专司此职,实现人社服务全新体验。通过整合分散在多个部门的100余项高频事项,真正实现“一窗通办”,让群众告别“多头跑、来回跑”。
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泰省事”线上智慧办事大厅与实体大厅业务融合率超96%。创新推出的“综合窗口+次日结”泰达快办机制,按照个人件当场办结、企业件当日办结、大宗件次日办结的模式,获得企业和群众一致好评。
天津经开区通过“人社送策、助企兴业”系列活动,将综合窗口作为服务前沿,针对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市、区两级人社部门联合开展政策宣讲,精准推送“政策及时雨”。

在推进数字化的同时,天津经开区保留“铁脚板”服务精神,打造就业驿站和零工小镇,通过就业帮扶、招聘对接、技能培训等多元化举措,构建多层次就业服务圈。针对高校毕业生,创新“属地+行业”“政府+高校+企业”合作模式,开展“精品校园行”“学子工业游”等活动,全方位服务人才发展。
面向未来,天津经开区将紧密围绕国家“十五五”规划中关于人社事业发展的重要部署,重点深化数字化转型、加快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以及推进服务精细化与个性化工作。
根据规划,天津经开区将进一步拓展“泰省事”线上智慧办事大厅功能,推动更多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全面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推动人社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数据互联互通,实现更多“免申即享”的便民服务;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提供更加精准化、差异化的人社服务,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天津经开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天津经开区将继续以建设“最美服务窗口”为目标,打造全国领先的智慧人社服务新模式,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