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 泰达新闻

赋能民营经济新质生产力 2亿元碳湾一号基金落地泰达

发布日期:2025-11-25 20:38 来源:天津经开区—泰达
字号: |

11月25日,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天津经开区召开。会上,天津经开区与天津海棠创业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北洋海棠基金)联合发起设立的天津经开海河海棠碳湾一号科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碳湾一号基金)正式亮相。

碳湾一号基金总规模达2亿元,重点聚焦碳材料、生物制造、新能源等前沿赛道,将以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为核心承载地,为中早期优质民营项目提供资本支持,助力区域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1.jpg

作为赋能区域产业升级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碳湾一号基金构建了“资本+产业+高校”协同赋能体系,以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为核心承载地,精准锚定碳材料、碳技术及碳应用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建设,汇聚更多碳研究者,培养更多碳千里马,投资更多碳创业者,为区域吸引更多碳企业落户,打造“碳产业生态雨林”。

依托天津大学创新创业根基,北洋海棠基金提出“为科学家配上投资家,一起寻找创业家”的“三驾马车”协同理念,通过基金推动、大赛发掘、学院培育、科技园孵化的全链条生态,逐步构建起具有天津大学特色的创新创业模式。此次天津经开区与北洋海棠基金合作,是“天大+碳湾”模式的深入实践,将进一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为民营项目落地与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周期保障。

2.jpg

“碳湾”理念的提出,兼具地域特色与产业内涵。天津地处渤海湾中心,环渤海区域轮廓恰如碳元素符号“C”,地理与产业特征的高度契合为该理念的诞生提供了灵感。2025年1月“碳湾”构想提出后,迅速获得学界与产业界的积极响应,其核心是借鉴“斯坦福+硅谷”模式,充分整合天津大学的科研及人才优势与天津经开区的产业、区位优势,构建碳科技创新集聚区,致力于将“碳湾”打造为“硅谷”一样的世界级创新创业高地。

碳湾一号基金通过天使投资、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等多层次投资布局,实现对创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资本陪伴。同时,基金积极链接高校、企业、金融与政府等多方资源,推动形成“央企为龙头、中试为支撑、基金为赋能”的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南港。

以某全球领先的聚酯分解酶(PET降解)项目为例,在碳湾基金介入后,通过提升估值与强化本地服务,成功将其引入南港工业区。该项目目前正推进5000吨中试装置建设,并规划10万吨级产业化工厂,展现出巨大的产业发展潜力。目前,碳湾一号基金储备项目已超过10个,广泛覆盖同位素分离、甲醇蛋白、电池材料、生物合成等多个碳相关前沿领域。

3.jpg

近年来,天津经开区民营经济发展质效显著提升,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发展生态日益完善,已吸引河北诚信、金科日化、新宙邦等一批行业标杆企业入驻,区域首个百亿级民营石化项目浙江新和成也已正式开工。“十四五”期间,南港工业区在产业基础、中试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至“十四五”末,南港工业区石化项目产值预计将突破1600亿元。“十五五”期间,天津经开区将持续优化南港工业区在高端烯烃、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等领域的产业结构,加快建设安全、绿色、高水平的现代化工产业体系,力争在“十五五”末期实现南港工业区石化项目产值突破3000亿元。

碳湾一号基金的成立,不仅是对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生态的进一步优化,更是天津经开区强化资金链支持、厚植民营经济发展土壤的重要实践。未来,该基金将持续强化资金链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