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应变局,聚合力,寻新机”——2025汽车金融产业峰会在天津经开区成功举行。本次峰会围绕促消费扩内需、产业发展趋势、国际贸易环境、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通过政策解读、趋势分析、战略合作等多重形式,为汽车产业破解发展难题、抢抓市场新机注入强劲动力。政府主管部门领导、行业协会专家、知名经济学家、金融机构代表及汽车产业从业者近600人参加。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名誉会长沈进军指出,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周期,市场格局、消费需求、技术路线均面临深刻变革,唯有凝聚行业共识、整合优质资源,才能在变局中把握主动权。沈进军强调,汽车流通行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纽带,需进一步优化服务模式、激活市场潜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天津经开区始终将汽车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已形成涵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生态。天津经开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洪世聪表示,经开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实业与金融深度融合,为企业创新发展搭建广阔平台,助力汽车产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实现更大突破。

峰会上,多位行业权威专家带来重磅分享。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聚焦“促消费、扩内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分析当前消费市场趋势与政策导向,提出需通过优化产品供给、完善消费场景、畅通流通渠道等举措,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为经济增长注入持久动力。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围绕“十五五期间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展开解读,预判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将持续引领产业变革,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绿色低碳转型将成为核心发展方向。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副所长白明针对“当下的国际贸易环境与汽车出口”,分析了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对汽车出口的影响,并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应对贸易壁垒提供了实操性建议。中国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副总裁佟春雨则从金融机构视角出发,分享了农行在支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实践与探索,介绍了针对汽车消费、经销商赋能的特色金融产品与服务方案。




峰会重磅发布了《2025汽车金融服务满意度排行榜》,该榜单基于消费者调研与行业数据分析,全面评估了当前汽车金融服务的质量与水平,为行业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用户体验提供了重要参考。《汽车促消费战略合作》同期发布,进一步助力汽车金融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金融分会副秘书长周伟说:“今年是峰会第8年,希望能够把汽车金融峰会这个品牌做得越来越好,也希望这个品牌能够赋能泰达,帮助泰达在汽车金融这个细分领域扎根,做大做强,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健康发展。”

自1984年以来,天津经开区始终以“实业筑基、金融赋能”为核心路径,在汽车产业与金融创新融合领域形成独特优势。2024年经开区汽车产量近70万辆,占天津市总产量的85%;汽车产业产值近1500亿元,稳居千亿级产业集群行列,成为区域经济的核心支柱之一。同时,作为全国唯一具备金融全牌照的国家级开发区,经开区始终把“政策精准性”与“服务高效性”作为核心竞争力,围绕汽车金融发展痛点、难点,构建多层次政策支持体系,形成独特优势。未来,天津经开区将依托坚实的产业基底、领先的政策体系、高效的服务能力,携手区域企业打造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标杆。